2011年03月16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摄像治迟到
治标难治本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雷钟哲

  

  据《华商报》报道,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政府,近期整顿机关纪律,在区政府门前架起摄像机,专门拍摄干部迟到早退情况。要说用这种办法杜绝迟到早退现象,可能会有一定效果,但要靠它改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恐怕并不靠谱。

  早在十几年前,我所在的国有企业,就采取过这种办法,先后采取的还有干部值班、迟到登记、上班锁门等等,但都没有挽住企业的经营颓势,最终在改制的大潮之中寿终正寝、破产关闭了。可见,录像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反倒是一种最为简单、最为懒惰的思维。

  何以见得?第一,管理是门科学,它需要精心地设计和严谨地考核。而管理最为核心的问题,或者说在解决了目标任务和发展规划之后,就是要以强有力的执行作为支撑。谁来执行呢?当然少不了机关的工作人员。因此,解决好这些人员干什么(内容)、怎么干(方法)以及想不想干(态度)和能不能干(能力)的问题,才是一切管理的核心,才是最需下功夫解决的问题。而“摄像”既不能解决工作态度,也不能解决工作能力,因此与“核心”问题并不紧密。

  第二,一个人没有迟到,老老实实地坐在办公桌旁,但他未必是在处理办公事务,很可能正在网上聊天,或玩其他游戏。这时,你是关心他工作量和工作考核呢,还是关注他正襟危坐呢?若是后者,你就是本末倒置。因为他的工作量不够饱满,就说明机关人浮于事;人浮于事了,也就谈不上工作效率,还会造成窜岗、闲聊的机会。所以迟到是表,漏洞是根;想要治标,先要治本。

  第三,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这就可以看出,除了计划是稍微宏观一点的东西外,控制、协调等都是微观方面的具体措施。所以说任何管理方法,都是针对一定的问题而设计的。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会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抓住主要矛盾,并将其加以解决,其他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古人云:“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