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3月09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生活中把自己当成一根柴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廖忠良

  

  在春光明媚的早上,与几名朋友驾车到离县城近百公里的原始亚森林——蓝山板塘自然保护区,朋友三三两两上山春游踏青去了,把我留在老乡家帮助打点后勤,见到老乡家依然使用柴火做饭,突然想起少年时在家帮着奶奶做饭,奶奶对烧火的一些教导:什么“火要空心,人要虚心”呀,什么“生柴怕猛火”呀, “猛火炒菜,文火煲汤”等等。当时对这些沿袭了几千年的生活常识并不在意,过去几十年的今天突见此景,对照自己过去的大半人生细细品味,还真颇具哲理。

  “火要空心,人要虚心”,在用柴火烧饭时一根柴不能燃烧,一把柴挤在一起,也不能燃烧,如果一次性添入大量的柴,使灶堂内没有一定的空间进入充足的氧气是燃烧的火是旺不起来的。人生也是如此,不管你的才华多高,所受教育多深,文凭有多少,如果你放不下架子,高高在上,那将永远得不到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同样事业也就旺不起来,因此,在现代和谐社会中不仅要团结身边的同志,依靠团体力量,也要在同志之间留出足够的空间,使别人快乐才会有自己的快乐,才能有共同的力量去完成团体的任务。“独木难成林”,柴也如此,也要讲求分工合作,单靠一根柴烹不熟饭;分工不明,一团死水,也是办不成事。

  “猛火炒菜,文火煲汤”,炒菜,不论是炒肚片、腰花、还是炒青莱、白莱,都需要猛火,才鲜嫩可口、不转色变黄。煲粥、炖汤,则只能用小火慢炖,否则,难以将菜汁和营养熬出来,即使一些营养熬出来了也会随着大火生成的蒸气挥发掉。这也是常说的张弛、文武之道。工作也是如此,攻坚克难的时候,我们则要以高昂的斗志,用“慢不得、坐不得、等不得”的快节奏办法一鼓作气,用高效率,凝神聚气,瞬间释放方法去解决问题、攻克难关。然而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在更多的时候,则要慢一点:用心思考,看准方向;掌握平衡,寻求快乐;舒展空间,积蓄力量。这也就是古人曰:“掌握火候”法。作为一根柴要懂得什么时候充分发挥火力的作用,什么时候则需要温和稳重。

  “干柴少焰,湿柴多烟。”柴太干了,然烧容易,入火化为灰烬也容易,起不了大的火焰,没有大的火力,柴不干,难以点燃,燃烧不充分,滚滚浓烟,同样也没有火力。做“柴”跟做“人”一样,也要在坚持原则性的同时掌握灵活性,两者相互统一。没有原则,事会办得乱七八糟,团体会弄得乌烟瘴气,害人又害己;只讲原则不掌握灵活性,不讲人情世故,到头来也只是折戟沉沙,灰飞烟灭。怎样做到不湿也不干是柴之难为也是人之最难,不管怎么样还是要把自己当成一根柴,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温热,为企业发展奉献自己的身躯去烧开一方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