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大学生创业已经不是新鲜事,但是,《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研究》报告道出的一个也许不为大多数人熟知的事实是,在时髦和风光的背后,大学生创业其实步履艰难,最终成功的往往只有少数人。那么,问题的症结究竟出在哪里?
【教训】
项目不佳致不少创业者折戟
“实际上,如果考察创业成功者的奥秘,会发现,创业成功与否,关键因素不是肯不肯吃苦,而是看项目到底适不适合市场。”洪山区创意大道办公室主任陈克超告诉记者。“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创业者而言,选择与自己专业兴趣相关的市场项目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事实上,这样的创业项目对多数大学生创业者而言并不好找。即使他们在生活中发现了充满创意的新点子,也需要面临来自父母和亲友的质疑,而对于社会上未曾涉及的商业领域,他们也不敢轻易来尝试。
奶茶店或者服装店,大多数人在选择项目时,偏爱这些低技术含量的初级项目,而对于创新型的科技企业或者文化创意产业,却鲜有人涉足。《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研究》的报告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在选择创业方式上,选择开办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比较多。其中,工学、经济学、理学的样本学生会较多选择开办企业;管理学、文学的样本学生则较多选择个体工商户,占比31.32%,而选择开办创新性企业的理工科学生比例仅占38.96%,还不到创业人数的一半。
陈克超认为,“在如今的创业模式下,没有一个好的项目,也就意味着难以得到资金的青睐。”
【瓶颈】
创业初期资金成最大难题
“有的时候,你刚刚一说明来意,你就会被银行职员礼貌地劝离柜台。”在武昌区司门口开服装店的大学生创业者廖凯告诉记者。
几乎所有的创业者们在企业创办初期会遇到资金问题,许多创业者能够想出一个看上去不错的点子,但会遇到接下来的难题:难以获得企业的启动资金,这也成为不少大学生创业者们难以进入成功者行列的原因之一。
在《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研究》报告中,鲜有见到享受到国家贷款的大学生创业团体,他们中的大部分甚至根本没有咨询贷款事项的想法,因为对于国家贷款的事宜他们早有耳闻——很繁琐。
那么,贷款究竟有多繁琐?真的如传说中的遥不可及吗?
廖凯以武昌区为例,跟记者打了一个比方:在武昌区申请小额贷款,最关键的一个条款是申请人在入学前必须具有武昌区户口,如果并非武昌户口的话在户口所在地申请贷款到武昌创业也可以。而且,必须是毕业两年之内进行申请,必须有担保人或者担保公司进行担保,银行才能进入审批程序。而实际情况是,无论是5亿元的银行贷款还是5万元的银行贷款,负责审批的银行专员都必须走同样复杂且繁琐的程序。如此一来,就几乎没有银行专员愿意接受小额贷款的业务,他们大多对外谎称,不知道有这样的业务存在。
当然,这是在所有手续非常齐全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者会遇上的善意的谎言。对于筹备资料不齐全的大学生创业者,也许刚刚说明来意,他们就会遇到被劝离柜台的尴尬情形。
【提醒】
政策优惠等待创业者发掘
“只要学生想创业,华中科技大学就会有一条龙的创业服务。”华中科技大学校团委陈扬副书记告诉记者。
学生在科技园中创业,该校团委就会邀请他们参加创业选修课、创业训练营等活动,并为大学生创业寻找指导老师。
陈扬副书记告诉记者,除了相关的培训以外,大学生参加展会的出差费用和参展费也全部由校方负责,校方还将积极为项目寻找资金。而在理工项目较少的华中师范大学,则倾向于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所有华中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只要在学校,都可以申请来这里创业。”华中师范大学创业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近年,洪山区针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特点,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如设立洪山区创意产业发展专项基金1000万元,采取补贴、奖励等方式,支持创意产业企业的发展。对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企业,其奖励和补贴标准实行一事一议;设立创意产业奖,对发展创意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实际上,大学生创业已有了一些优惠政策,不过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才是大学生老板们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湖北省人才中心常务副主任朱世荣认为。
(摘自《楚天金报》 柯锐 黄永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