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稀土曾是让国人备感自豪的优势资源,而今却略显尴尬。一段时间以来,有关稀土资源的话题十分尖锐、热闹。中国该如何有效开发和保护稀土资源?
目前中国稀土储量占世界的1/3左右,供应量却占世界的90%以上。在国外开始战略储备的同时,国内对于稀土资源也开始日益重视。去年11月,商务部发布公告提出:“国家将对稀土出口企业实行严格监管。”近日,国土资源部决定设立首批稀土矿国家规划矿区,目前国内稀土资源的重视程度开始加码至“国家”层面。
A
事件ⅠSHIJIAN
国家四方面入手解决稀土业顽疾
2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研究部署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必须加快转变稀土行业发展方式,提升开采、冶炼和应用的技术水平,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坚持控制总量和优化存量,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形成合理开发、有序生产、高效利用、技术先进、集约发展的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格局。会上还提出了对稀土行业整顿的四方面意见,并将稀土的整治重点放在了资源领域。
一、建立健全行业监管体系,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对稀土资源实施更为严格的保护性开采政策和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严把行业和环境准入关。统筹考虑国内资源和生产、消费以及国际市场情况,合理确定年度稀土开采总量和出口配额。抓紧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二、依法开展稀土专项整治,坚决打击非法开采和超控制指标开采、违法生产和超计划生产、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行业秩序。三、加快行业整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深入推进稀土资源开发整合,加快行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四、加快稀土关键应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引导和组织稀土生产应用企业、研发机构和高等院校,大力开发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支撑。
B
现状ⅠXIANZHUANG
稀土资源保护迫在眉睫
曾经,中国稀土被冠以“贱卖”和“滥挖”的罪名,稀土资源向海外市场低价流失现象也十分严重。比如在2005年,中国稀土年出口量比1990年翻了9倍,但价格却下降了55%以上。一方面因为中国购买稀土原料初级产品不受配额限制,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近年来又大规模在中国稀土资源区投资设厂。
有关证据显示,2010年我国出口稀土39813吨,比原计划30258吨高出9555吨。与此同时,稀土走私继续泛滥,进而引发私挖盗采环境恶化加剧。据统计,在2009年前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国海关连续破获稀土走私大案,涉案稀土总量上万吨。
稀土走私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组织货源、收货囤积,到报关代理、境外客户等各环节,都有专人或专门的机构在运作。往往是一家稀土公司对多个报关公司,或者一家报关公司对多家稀土公司,一人多案或多人一案,形成纵横交错的走私通道。在“利益”的推动下,稀土走私在各个环节变得“皆有可能”。
C
行动ⅠXINGDONG
商务部、国土部出手 设立国家级“特区”
本次划定的赣州地区稀土矿国家规划矿区包括勘查区、开采区及成矿远景区共11个区块,总面积2500多平方公里,预测稀土远景资源量约76万吨,其中中重稀土资源储量约71万吨。资源查明后,可望使目前全国中重稀土探明资源储量增长80%。
与此同时,国土资源部决定在四川攀西地区设立铁矿国家规划矿区,包括攀枝花、白马两矿区面积460多平方公里。
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管理司负责人说,划定国家规划矿区的主要目的,是对稀土矿、铁矿等重要矿远景区域编制国家规划矿区勘查开采规划,由中央地质勘查基金或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开展预查、普查和必要的详查,摸清资源家底。
评论ⅠPINGLUN
稀土资源该向技术企业倾斜
□ 李若馨
资源!在稀土这个从产业热到资本市场,再热到政策决策层的热门领域中,资源无疑是最为炙手可热的一个话题。国务院此次研究部署的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四方面政策措施中,有三个方面是针对稀土资源的。对稀土资源管理的进一步收紧是此次国务院会议中对稀土业未来管理的核心政策思路。
政府的思路很明确,首先打击盗采,然后严格依据指标进行开采,控制了源头,自然控制了稀土产品的生产总量,之后就能顺理成章地解决稀土产品低价出口,控制权旁落等贸易问题。
不难想象,各级地方政府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进行一波高过一波的稀土资源专项治理行动;也不难想象,一批坐落于边远地区的规模不大的无证稀土矿将被查封要求关停;更不难想象,一阵严厉的政策执行期后,国内乃至国际稀土产品价格很可能借此迈上一个新的价格平台。
央企已经出手。中铝公司就与广西有色签订备忘录,双方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开发广西境内的稀土资源,并发展深加工业务,而中铝将在合资公司中占控股地位;同时,中铝还计划5-10年内在稀有稀土领域3-5个品种上实现国内第一、全球领先。五矿集团作为最早涉足稀土领域的大型央企,先是在赣州买下两家稀土冶炼分离厂;后借助并购湖南有色与湖南郴州市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当地开发钨、稀土、锡、铋等有色金属资源,开展稀土、铋等的深加工;之后,其下属公司——五矿勘查开发有限公司也在今年年初与湖北省竹山县签约重点勘查稀土资源。
据了解,虽然国务院要求稀土行业加快行业整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深入推进稀土资源开发整合,加快行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但牵头制定政策细则的工信部却尚未划定稀土国家队名单,也就是说,下一步稀土资源的整合主体并未敲定。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我国稀土也必将经历从初级加工到开发深加工应用的发展过程。稀土资源应该优先向什么样的企业配给?稀土矿是否就理所当然地只能被财大气粗的央企纳入怀中?仍然是需要政策制定者深思的问题。
也许,稀土资源以价高者得,或与地方政府关系佳者得,抑或是承诺在地方投资数额巨者得都不是最佳的出让标尺,企业的技术水平也应成为受让稀土资源的条件之一。
另一方面,具有技术优势的民营企业也应有机会涉足稀土矿业领域。毕竟,国家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少不了民营资本的参与和推动,而作为新兴产业的资源上游——稀土资源也不应成为民营企业的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