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2月17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让财务报告
助力企业决策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刘文芳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其主要特征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基础,以信息和通讯技术为条件,以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为首要生产要素等,知识将在社会生产和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主体作用,并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会计工作适应商业需要而发展,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知识经济的来临使会计工作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传统会计理论及相关体系也提出了挑战。

  

  会计环境的新变化

  

  新兴的知识经济使世界产业结构从物质型经济转向知识和信息型经济,通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导致大量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的涌现;生产的各个环节即生产过程、产品销售过程、售后服务过程越来越知识化、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规模从大批量生产转向个性化、小批量生产;生产形式从扩大再生产转向创新型再生产;电子商务有望成为贸易交易方式的新宠;企业组织结构由金字塔式垂直管理转向网络式水平管理。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工作,在会计思想、会计目标、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技术方法等方面都必须重新构建符合知识经济要求的新模式。

  

  对会计目标确认、计量及控制体系的影响

  

  财务会计的目标是提供有助于股东、债权人等企业外部人了解企业过去及现在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情况,考核企业管理当局经营责任的履行,进行投资、信贷等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工业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主体局限于企业法人,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财务管理主体必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与之相适应,对会计目标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即:会计提供的信息应当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知识经济形态中,企业劳动主体是智力劳动,人力资产构成资产的主体。传统的计量手段无法适应知识经济要求,这是因为知识经济时代,会计计量重心要从有形资产转向无形资产,从财务资源转向知识资源。知识经济的无形化对会计内部控制系统提出了新要求,要保护财产,保证会计记录的可靠性,避免风险,预防错误和不正常事件,保证职责履行等。内部控制制度,是一种防范制度,要求不同的岗位相互牵制,防止企业资产流失。

  

  对会计模式的影响

  

  会计模式是会计主体反映特定历史时期会计运行的结构、功能、行为等会计实践活动的形式。而一定时期会计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是以该时期的会计环境为前提的。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具有自然属性的经济,是一种不受时空和地域限制的开放型的全球经济。现有会计模式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因此,必须尽快研究新的会计模式。新型会计模式的建立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要求按照知识经济的客观规律,对会计模式的各个组成要素赋予新的含义。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企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需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财务报告的目标是为使用者提供有助经营决策的信息,为适应经济对会计的要求,需要增加财务报告信息,创新财务报告方式。

  

  知识经济

  对会计人才培养的要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资产组成以掌握高知识、高科技的人才为主体。知识与人才构成知识经济的两大基本要素,知识是“软件”、人才是“硬件”,广博精深的知识只有被掌握高科技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所运用,才能发挥其巨大的生产潜力。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企业竞争愈演愈烈,对会计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优良的职业道德,拥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并且广泛掌握与会计相关的其他知识,具有独立处理特殊业务的社会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