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以企业文化力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任务的落实,实现了企业全面可持续发展。公司重视软实力,把企业文化上升到了战略高度。这体现了羚锐制药决策层的文化眼光、文化责任和文化自信。
“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越来越成为一种现实。”许多企业家对此有同样的感受。文化管理与科学管理有机融合形成强大的“文化力”,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孜孜以求的目标。
作为一家从事医药健康产业的现代化企业,羚锐制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过近20年的沉淀与积累,迅速在现代文明中不断兼收并蓄、吐故纳新,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厚重而又珍贵的文化成果,推动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创业精神,开辟发展全新道路
按照现代企业理论,一种新型的企业STES(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已被广泛认同。“企业STES发展目标的特点在于它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追求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注重精神财富的创造,其中包含丰富的企业文化发展目标。”
作为一家国内知名中医药上市企业,毫无疑问羚锐制药应该确立STES发展目标,努力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努力做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
“换句话说,也只有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才能真正确立公司STES发展目标,保障公司沿着健康的轨道快速全面发展。”
羚锐制药每走一步,对公司都是非常大的考验。公司董事长熊维政介绍,“正是强烈的百折不挠创业精神,主要是对企业文化和企业信誉、企业社会责任的强调,在发展过程中所碰到的困难,都能克服。我们坚信,通过我们不断地创新和推进‘二次创业’工程的稳步实施,一定能开辟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以人为本,
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是羚锐制药培育企业文化的出发点。
公司员工加盟羚锐制药后到岗的第一天都会得到一本《企业文化手册》,“诚信立业、造福人类”、“团结、进取、创新、奉献”……这些企业理念、企业精神等看了让人心动。
在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中,公司一方面注意树立“以能效绩”,强化效能管理的新型人才观,以是否能够充分发挥效率、提高效能作为考核工作成绩的标准,而不是唯学历、唯职称,更不是论资排辈。此外,公司注重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帮助解决员工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作为强化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抓好聚人心、扬人气工程,使公司的凝聚力、向心力空前增强,干部职工精神振奋,齐心思进,创造了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在公司各基层单位,每一个生产厂区都是一座花园,绿树红楼,林深径幽。生产与科研基地有整洁的员工食堂和宿舍,有员工俱乐部,有标准篮球场。“职工们呆在单位能过得充实,所以安心,能够进步。”
几年来,公司通过建立文化管理与科学管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刚柔兼济的新型管理机制,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了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和管理效益的提升。
努力打造学习型企业
公司认为,21世纪最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企业。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的时代,不断学习,打造学习型企业,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高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提高竞争力的创新之举。公司定期举办羚锐论坛、开展员工学习日活动,并经常邀请专家学者来企业为员工授课,适时组织员工出国参观、考察,学习行业知识,经过多年的宣传贯彻,在全体员工中树立起了“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
为进一步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水平提档升级,近年来,公司与上海灵诺咨询公司、北京朴智咨询公司和河南卓越绩效管理公司等专业公司联姻,由咨询公司和专业机构为公司提供创建学习型组织咨询、培训服务,通过多年的共同创建,初步建立了员工愿景体系、组建了职工培训师队伍,企业自主管理成果丰硕。
实践中,公司内部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学习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有计划安排,有考核检查,有经费保障,有学习场所。”据公司副总经理吴希振介绍,公司每位员工在公司总的核心理念下,正根据自己的奋斗目标,制定以公司发展战略为主干的岗位奋斗目标体系和员工个人成才计划体系,使员工的学习与公司的发展相统一。(汤 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