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少林
隆平高科近日发布公告,公司与Vilmorin Hong Kong Limited签署了设立合资合同的框架性协议。双方将共同投资2亿元人民币在中国境内设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将以杂交玉米种子的培育、生产和销售为主。这意味着隆平高科正式迈入玉米种业领域。隆平高科联姻的海外种业巨头,只是抢滩中国种业市场的众多海外种业巨头之一。海外种业巨头拥有优良的种子,通过与国内种业巨头合作,有可能逐步挤占国内原有种业公司的市场份额。
发力玉米种业
VHK为Vil-morin & Cie集团的控股子公司,而后者又为法国利马格兰集团持股72%的控股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种业集团之一,优势产品为杂交玉米种、小麦种和油脂类种子。其在山西的种子研究所建立已有十年之久,近期该研究所的玉米品种成熟,并通过相关认证,获准上市销售。2010年5月,隆平高科获得利马格兰研发的玉米品种“利合16”的独家代理权。
2010年4月,隆平高科聘任刘石为公司总裁。刘石2001年-2009年任杜邦先锋良种国际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在其任内,杜邦先锋与登海种业、敦煌种业合作的先玉335玉米种在国内获得成功推广,为两家上市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
国内市场激战正酣
玉米种业被认为是国内种业竞争最激烈,也是空间最大的领域。
玉米在我国是仅次于水稻的重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占粮食的22%和25%。 玉米种业又是竞争最激烈的。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佟屏亚透露,目前我国有90%的种子企业在做玉米经营,大型种子企业的市场份额只占30%左右,大多数种子市场份额分散在中小企业手中。
依据2010年10月中国种子协会的排名,隆平高科、辽宁东亚、中国种子集团、北京德农和登海种业等公司排名前五位。在这些企业中,隆平高科的玉米种能力较弱。
隆平高科的“利合16”与敦煌种业的合资子公司敦煌先锋的先玉335的播种范围相重叠。双方的遭遇战将不可避免。而先玉335成功正是来自于刘石的领导。
种业巨头纷纷抢滩
国内种业竞争格局中闪现的国际种业巨头身影引人瞩目。根据相关规定,国际种业在国内生产销售粮种需要与国内种子企业组建合资公司,并由中方控股合资子公司。
2002年和2006年,美国种业巨头杜邦先锋先后与登海种业、敦煌种业组建合资公司,从事先玉335的制种和销售,其中登海种业主要做夏播玉米种,播种范围为黄淮环渤海一带;敦煌种业主营春播种子,播种范围在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新疆一带。
2007年,VHK通过股权受让持有隆平高科大股东新大新威迈46.5%的股权,进入中国市场。
合资公司为国内种业公司带来了丰厚利润。2009年,敦煌种业实现销售收入15.1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38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002.45万元。报告期内,敦煌种业与杜邦先锋的合资公司敦煌先锋实现净利润2.18亿元,为公司贡献了1.11亿元的利润。2009年,登海种业与杜邦先锋的合资公司登海先锋实现净利润1.85亿元,对登海种业的净利润贡献达到0.94亿元,占当年登海种业净利润的101%。
也有分析人士担忧,随着国际种业巨头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控制力也将逐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