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明
还来不及庆祝超额完成2010年年终销售目标,房企已为备战2011年开始调兵遣将、招兵买马。值得注意的是,甚至有的房企找到了猎头公司,直接抛出百万年薪到处“挖人”。
“开发商高层人事变动、在招哪类人才、在挖哪些人,能够反映出房企背后的战略意图。”中房信分析师薛建雄指出,房企此时开始盯上了投资管理及商业地产运营类人才。“这也是应对楼市调控,房企的转型之举。”薛建雄强调,投资管理类人才解决房企资金与扩张,招揽商业运营人才切实加码商业地产。
高层变动
2011年1月4日,2011年新年上班第一天碧桂园换帅。前总裁崔建波正式辞任执行董事,结束在碧桂园八年生涯,“新帅”莫斌走马上任。在外界看来,这也是碧桂园应对自身问题和现实形势的转型之举。
崔建波财务出身,成功带来碧桂园上市,帮助公司从一家普通民营企业蜕变为香港资本市场上备受关注的内地房地产企业。但近几年,有媒体称碧桂园业绩有所停滞。
莫斌则在建筑方面非常有建树。莫斌之前在中建五局担任多个高级职位,他对房地产开发、建筑业务、施工管理、成本控制、企业管理等多个范畴拥有超过20年的丰富经验。
中粮地产也在利用人事调整,为其整合地产物业铺路。公司董事长孙忠人退休,周政正式接任中粮地产董事长。业内认为:“中粮地产此次人事变动有助于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整合旗下两大地产业务平台。”
此外,SOHO中国最近同样人事动荡。公司元老之一、服务公司长达12年之久的高级副总裁许洋辞职。据称,许洋的辞职与SOHO中国的策略转变同样不无关系。
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表示,房地产企业人事变动是常态,特别是中层及以下人员频繁流动一直是业界普遍现象。但似乎每遇到楼市调整,企业人事变动就愈发频繁,不仅仅是中层及以下人员,甚至总裁、董事等高层管理人员变动都更加频繁。
百万“挖人”
随着企业转型和战略转移的需要,房企同样在岁末年关掀起一场“挖人”大战。
“最近好多从事房地产的公司都找到我们,希望能够挖到合适的人,并且给出了非常优厚的待遇。”冯小姐对记者介绍。冯小姐供职于上海英桥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就是人们所说的猎头。
冯小姐介绍,众多房企正在为新进入的城市招聘区域公司总经理,开出的年薪在80万-100万元,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人。因为房企要求作为区域公司负责人,要对项目进行把控,从前期到后期,从产品定位到市场营销等。“有的房企招人非常急。薪资待遇也放得很宽,仍有可以谈的空间。”冯小姐强调,“这些房企招聘的地产人才可谓是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于二、三线城市。”
这与房企进军二三线城市,战略转移不无关系。中原地产研究报告发现,2010年居住用地出让加速,二线城市增长显著。万科、保利、金地、绿地、中海、朗诗、明发等都在二线城市积极购地。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行业也在为进军房企招兵买马。不久之前,以11亿元拿下重庆两江新区金融中心江北嘴土地的力帆董事长尹明善,对外抛出了18个职位,共招聘31人,招聘的大多为公司中高层人员,最高职位为总工程师。
转型之需
不同以往,此轮人才之战中投资管理类及商业地产运营类人才特别受宠。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区市场研究部助理经理张琳表示,从2010年开始,国内众多知名房企设立地产基金,这是房企力求转型的一个重要表现。为了更好操作和管理,这些房企也急需地产基金管理类的专业人才。
此外,商业地产运营人才也受到了知名房企的青睐。“去年众多以住宅开发为主的房企纷纷转型从事商业地产。在土地市场上他们也纷纷拿下了多幅商业用地。2011年他们需要组建自己的商业团队。”知名房产专家蔡为民表示。
薛建雄还表示,近两年间由于缺地使得大量土地被用来做豪宅,而对豪宅产品的工程把控和销售把控,成为了各家开发商的主要工作。因此高档楼盘的优秀工程人员和营销人员如今也都非常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