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组稿件采写 徐玲玲 曾令
“猎头”(Headhunting)一词属舶来词,原意为割取敌人的头作为战利品的人,一般指物色人才的人,也有一些公司取名“猎聘”,取猎头招聘之意。“头”者智慧、才能集中之所在,“猎头”特指猎夺人才,即发现、追踪、评价、甄选和提供高级人才。猎头与一般的企业招聘、人才推荐和职业介绍服务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搜寻的是那些受教育程度高、实践经验丰富、业绩表现出色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
据纳杰人才2010年第一季度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具备3至5年从业经验的职场人士中,有超过四成的人接到猎头电话会产生一种被认可感,近五成人表示会增加自信。猎头的造访已然成为职场人自信感的晴雨表。那么,被猎头看中就一定是好事吗?你离被猎到底有多远?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接到猎头公司的电话,这就意味着你的生活也许会从此改变。”乍听此话,你可能会觉得夸张,但不可否认的是,猎头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了。
猎头公司突遇业务高峰
不久前,浙江千里马猎头公司的资深猎头沈敏跃开着车,去萧山机场接北京来的技术总工程师回公司面试。这一年来从机场拉了多少位“精英”来杭州面试,沈敏跃自己也记不清楚了。
几乎与浙江加工制造企业遭遇用工荒同步,近一年来,浙江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出现井喷,营销总监、技术工程师、财务主管等高端人才,迅速成为稀缺人才。像沈敏跃这样的“猎头”们,业务开始变得异常繁忙。
猎头业务的高峰来得很猛,让一些猎头公司有些始料不及,而求贤若渴的浙江企业,为了挖到最顶尖的人才,出手也十分阔绰。
最近,浙江一家企业开出500万的天价年薪,委托杭州猎人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在全球范围招聘CEO(首席执行官),创下了浙江企业高薪聘高管的最高年薪纪录。
杭州猎人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郎先生说,为了找到与之匹配的高管,他已经把目光放到了全球500强企业,“目前初步人选已经确定。”郎先生说,新兴行业的兴起以及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品牌策划、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技术工程师等岗位在浙江出现了较大缺口,“去年底,中高端人才岗位总的缺口在30%左右。个别行业的缺口更严重。像精艺制造、资本运作,放出10个岗位,但是能找到匹配的人才只有四五个。”
在本地招不到人的情况下,杭州一些心急的企业派专员跑到广州、深圳等人才市场,挖起了同行的墙脚。最近,一家模具生产企业的人力资源,在深圳人才市场蹲点好几天之后,终于挖到了一支模具生产的技术团队。
“更为夸张的是,一些企业用上了间谍,通过应聘进入对方企业,长期蹲点,然后挖走整支团队。”杭州一家人力资源的业内人士说。
被猎的欢喜与烦恼
而对于职场中人来说,被猎头盯上仿佛实在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
薇薇最近有些春风得意,因为她这个月已经接到过3个猎头的来电了。在同事的赞叹和羡慕中,薇薇有些飘飘然了。今年29岁的薇薇在武汉一家外贸公司担任会计,工作稳定、待遇也不错。去年底开始,薇薇就频繁接到猎头的电话,虽然自己目前并没有跳槽的打算,但内心隐隐地又有些期待和得意。因为,被猎头“骚扰”不仅是对自己工作的认可,更是自己职场身价的一种体现。
武汉一家德国企业的销售代表彭华最近心里也挺美。一家丹麦的企业和一家意大利企业的代表,都频繁地向他抛出了橄榄枝。虽然不会贸然跳槽,但对方开出的条件,却还是让他高兴很久,不时地在女朋友面前吹嘘一把。但想归想,注重职业连贯性的彭华绝对不会在这个时机选择跳槽。猎头的造访,只是让他增添了自信,女朋友也经常打趣:“哟,我家彭同学混得不错,都成猎物了。”
在得意的同时,另一些职场人士也因为猎头而“上错船”后悔不已。
某服装加工企业总经理余楠,越来越不满意自己现在的工作。在他看来,如果去年没有猎头的怂恿,他不会选择来武汉这家企业,也不会让自己处在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
如今34岁的余楠是北方人,之前在哈尔滨一家大型服装公司做区域经理,分管北方市场的销售工作,凭借自己的努力,他花了5年的时间,从业务员做到了区域经理,在同龄人之中,算是小有成就。
可自从去年年底,余楠开始不间断地接到了全国各地猎头的电话,刚开始他也礼貌地拒绝过,可次数多了,他终于开始有点动心。其中,武汉一位猎头带给他的消息最让他满意:武汉这家服装加工企业总经理的职位和30万年薪。在内心挣扎了一个多月后,余楠在征求妻子的同意后,带着老婆孩子南下武汉。
上任不久,余楠还没来得及从升职、加薪的喜悦走出来,就已经被新公司大大小小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了,公司杂事太多,头绪繁杂。而作为“空降兵”,他在很多工作实施的时候会遇到管理上的阻碍,一些老员工并不尊重他。而农民企业家出身的董事长也似乎有点不买账,很多事情一意孤行。在最初的热情退却之后,也开始对余楠冷言冷语,完全没有办法沟通。如此状态下,余楠几乎没有办法开展工作,处在“夹心层”,也没有能力来理顺目前的工作。
把自己打造成“猎物”
猎头是现在用人单位找寻中高端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虽然并没有普遍使用,但也被越来越多的HR和职场人所接纳。对于猎头运作的形式,三年工作经历之上的从业者中七成人希望能有这样的机会。但也有一成职场人明确表示排斥猎头运作获得新的发展平台。
“如果你渴望进入猎头的视线,就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猎物’”。某民营企业部门经理小琪,一直以“猎物”的标准要求自己。首先,坚持在公司工作了好几年没有随意跳槽,并保持着与业内其他公司之间职员的圈子往来。而且,因为在机械类营销公司圈子里工作,小琪在业余时间里,自学了很多与机械相关的常识。去年,当公司因为金融危机而停掉了几条营销线时,小琪所在的部门也暂时歇业,她便顺利地接受了猎头的邀请,跳槽到了另外一家企业。
“猎头”有话说!
纳杰人才猎头部经理董宇女士介绍,“作为猎头,我们青睐这样的人才:入行6年以上,被公认为是同行中的佼佼者;相当的学历和证书(电子、机械等专业性较强的行业尤其重视这一点);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此外,具备跨行业、跨地区工作经验,能为你的职场生涯加分。还要适当地推广自己,时刻与外界保持紧密的联系,让外界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同时,注意扩充自己的人脉,多留猎头的名片。说不定,哪一天机会就会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