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颍
在北京,想吃到精致的美食也有去处,甚至更好——绿茵溪水、亭台楼阁、雕栏玉砌……与仅仅呈现美食的餐厅相比,更像一处处美食与美景相得益彰的世外桃源。
A 健一公馆
闲庭雅趣共觥筹
按说,“公馆”这个词是清末民初的产物,原指政要商贾的高档私人会所。北京这座历史古都,繁衍了多少皇族贵府,如今都已归去。现在京城内的大小会所不少,但这样有庭院、有楼宇、有古玩、有讲究,担得起“公馆”这个名号的,屈指可数。
据华夏时报报道,健一公馆的主人康健一是一位醉心历史,对收藏颇有研究的人物,健一公馆因此也添了几分厚重的味道。大厅内墙上的“龙袍”藏品,是清朝皇帝的常服,已有200多年历史。公馆整体装饰中,中国元素随处可见,就连墙上装饰的看似普通的绣品,都是来自清朝的宫绣。更值得一提的是,公馆随处可见的“门”,那可是康先生最爱的收藏品类。你在公馆中看到的每一扇门,都是从山西大院、皖南民居、岭南民居等地特别收购而来,而被称为“门中之门”的,是一扇看起来最普通的百年老门,据说是康先生花费5万元从山西大院高价收购而来。因此,品门,也是在公馆饭后颇有乐趣的一件雅事。
2009年初健一公馆试营业的时候,陈宏先生可谓广邀四方宾朋,从中午到晚上,天天宴客,健一公馆那阵几乎成了他的办公室。试营业还没结束,健一公馆已经成了投资圈、影视圈、时尚圈里众人津津乐道的时尚新标地。
不只庭院与装饰,健一公馆的宫廷菜也是非常地道。一道公馆老爷翅可谓招牌中的招牌,绝对以材料取胜,将翅放入瓦罐内烹制,再原样端上桌供人享用,因此翅煮得稍软,不像广东翅那么弹牙。另一道海皇酱烧大明虾也值得一试。据说筹备初期,康先生亲自带着主厨翻史料,收集八大楼和八大堂的鲁菜,以及各家官府门第私房菜的名菜谱,还从御膳后人那里淘出了宫廷菜谱,遵循古法原料,自然烹出真正的美味。
有人说健一公馆的菜贵,不过要我说,蟹翅参燕鲍什么地方吃都贵,问题是贵得值不值得。
B 乙十六号
珍馐美馔集芳囿
说起乙十六号,喜欢品评御膳的人们想必不会陌生。这个被称为“御膳美食博物馆”的地方,拥有着太多名人粉丝,国外的有施罗德、萨马兰奇,国内的有刘国梁、董炯、刘烨……如果论年资,应该是“北京食尚地图”中最“老字号”的一家。
要维持水准,比创业更难。老店能长盛不衰,一定有它的道理。
乙十六号目前已开至四家,我最喜欢的仍然是地坛那一处。所谓龙之腾也,必伏乃翔。作为皇家昔日祈福之所的地坛,重檐掩映下,深藏着这样一隅以宫廷馔品为膳食、以雕梁画甍为建筑、以阆苑瑶池为景致的皇家别院。
这座园中会所设计之初的聪明之处,就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传统园林原有的样貌,园中奇石嶙峋、古树参天,湖面水光潋滟、锦鲤嬉戏,桥畔花香袅袅、曲径通幽……一跨进会所大门,人就已步入花草旖旎、山水风流的古典诗意之中。
到这里无论用与不用,一定要看看正光殿。这座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大殿,是当年天子休憩时接见群臣批阅奏折之所,也是会所中最为古典和古老的厅房。殿中金龙盘柱,蛟龙共计999条,皆由24K金箔描绘,意喻九五至尊,地面遍铺皇家御用金砖,夺目生辉。身处此间,尊贵气息油然而生。
也许是进门时就被美景迷倒,吃过这么多家餐厅,乙十六号的菜品从口味到卖相,确实挑不出什么毛病,不但注重刀工烹制,更注重馔品造型,不愧为现代官府菜。乙十六最出名的镇殿珍馐是“满坛香”,被称为京城一绝,另一道花雕蒸花蟹,确实看出了功夫。招牌菜还有一道以“丸中有汤”著称的“名震全球”,很有巧思,不妨一试。
C 兰会所
芬芳满溢香风定
菲利普·斯塔克设计的这间会所,就像是包含于尖刻水泥丛林中的一片桃源。走进它,你会感觉到设计的灵感轻快地飘浮在空中,找不到束缚它的工具,概念在这里显然也不适用,尽管没有明月清风,却是如此这般的鲜活,真实可感。
除去那些为兰会所量身定做的家具,间或你会发现以往在设计类书籍或网站上出现的经典设计就在身边……古典酒廊里的Hudson椅子、生蚝吧里的Meet Kong椅子、以不同尺寸的枪托作为灯杆的Besides Gun灯、表面描绘着巨大的英镑、美元和人民币符号的La Vie灯、一套六只的黑色水晶杯,其中没有瑕疵的水晶杯和五只三号黑色水晶杯并置,为的是说明制作一件完美的水晶作品之不易,名为“一件完美”……当然还有著名的Bonze凳子——它也可以被看做是带有表现主义色彩的人头像的雕塑。每次来兰,总感觉身处一座创意主题公园,很难使用“最”这个概念,因为你可能刚刚为眼前的某个设计而赞叹,转身在某个拐角处或是抬头不经意遭遇的又是另一件经典。
难怪有人评论:“兰收藏的不是珍珠、玛瑙、钻石,而是今天的中国人关于世与界的想象。”在这个动线交错、色彩穿插、时空位移的空间里,你每转换一个角度,都可能有置身又一国度的错觉,又仿佛穿越时间隧道在不同的世纪来往一般。
不想评论兰会所的美食,因为在这样一处所在,对视觉感官欲望的追求远比食欲来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