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调控年。小心翼翼的人如履薄冰般不带走一片云彩走过了一年,留下一片感慨;坚持投资的人稳扎稳打盯着自己的地盘,收获了一片天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有人在虎年赢了,跑赢了CPI,跑赢了银行,甚至跑赢了大部分基金。
在黄金面前 神马都是浮云
代表人物:罗小姐
罗小姐2008年开始一直投资的是券商理财产品。2010年初,理财产品到期。罗小姐有了新的选择:是继续持有理财产品呢?还是做新的投资?犹豫的原因是因为她对这个券商理财产品的业绩不满意,2009年它带给罗小姐的收益只有3%,只能说比银行存款好一点。既然如此,那是不是还不如黄金好呢?这样一想,她就给一个熟悉投资市场的朋友打了电话,她问的很简单:你说,黄金在今年可以有3%左右的涨幅吗?朋友几乎不加思考地说,金价再涨3%应该没什么问题。朋友又问她,你有很多黄金投资吗?罗小姐说,自己几乎没有。“那你就投资一点吧”,朋友给了这个建议。
于是乎,罗小姐干脆地赎回了券商理财产品,马上就连本带利地换成了黄金。本来只抱着收获3%收益的她根本就没想到,2010年,在黄金面前“神马都是浮云”,国际金阶从年初每盎司不到1100美元到最高1400多美元的天价,涨幅近30%。当初她想到黄金,本来以为它是个慢热的投资品种,主要是为了保值,现在却成了最好最稳的投资,罗小姐简直乐坏了。自己就那么几十分钟的考虑加行动,怎么就换来了这么好的收益呢?要知道之前她在股市打拼多年,年收益也几乎从来没有达到过20%呢。
罗小姐现在有点可惜2010年初的时候对黄金投资还只是试探性地尝试,买得不多。所以,这个岁末她去了香港,又去买了金条和金饰。她是这么想的:通胀还在继续,金条就算做完全投资,金饰一半是奖励自己,一半也算投资。
夫妻分工2010双赢
代表人物:刘先生夫妇
做私营企业的刘先生在2010年初明白了一个道理:为什么把有钱人叫有产阶层,因为如果你无产往往就意味着你无钱。所以他和太太在这年分工十分明确,那就是各司其职,各自投资。他们的理论是:钱不投资就是纸。
喜欢物的太太负责投资房产和黄金,喜欢资本市场的刘先生负责股票,两人约定,年终评比,赢家在2011年可以负责更多的财产管理。
第一次拥有投资权的太太很是激动,终于可以自己做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了。是的,是看得见的东西。刘太太第一选择就是黄金,啊,女人都喜欢这个金灿灿的东西啊。当然她也担心安全问题,所以权衡之下,她选择了纸黄金;另一个东西就是房子,那是个多有安全感的东西啊。从小在上海长大的她,很快在自己熟悉的宝山区买了房子,首付三成就是贷款,正好每个月工资也不用,就付按揭吧。当然,她也有保守行动,在银行选择了一些带保本性质的理财产品。如此一来,她把自己的资金使用权就完全用光了。这样也好,三下五除二钱投完了也省心了,剩下的时间就安心上班附加带儿子吧。
刘先生,相比之下就忙多了。他选择了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做自己的投资基地。说起来,他就两个战场,可实际上,因为这两个市场是时刻变动的市场,所以他比太太忙多了。看新闻,听消息,做功课,忙分析。几个月后,他发觉港股容易赚钱,就清理了A股全线转战港股市场。要知道他压力大呀。每次听到金价、房价上涨,他都喜忧参半,喜的是太太赚钱了;忧的是,自己是不是输给了太太?
到得12月31日这天,夫妇两人摊开了账簿:太太三项投资全线盈利;刘先生港股大胜,A股小幅损失。太太是个聪明女人,她说自己都没变现,没法详细计算,以“我们双赢了”作了虎年的投资总结。
(摘自《申江服务导报》韩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