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1月29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好生活不等于富足生活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富足的、有保障的物质生活,从容优雅的生活情调,健康的身体,快乐的心情等,都是好生活的组成部分。但是,仅仅这些还不够。

  当下国人最普遍的一个误解,就是把好生活等同于物质富足或奢华的生活。我们的广告一直在塑造所谓“成功人士”的标志,就是名车、名表、豪宅等奢侈品。好生活真的等于物质富足的生活吗?

  一个最新报道说,一份《2010―2011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报告》显示,近七成人对中国的食品“没有安全感”。就算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食品丰富了,喝奶粉不稀奇了,鸡鸭鱼肉也经常吃了,可如果我们的食品中隔三岔五被曝光含有有毒元素,我们会觉得这样的生活是好生活吗?

  时下媒体经常有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心情却越来越坏的报道,原因就是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社会正义还有待进一步伸张,公民权利还有待进一步落实。一个人如果经常无故受到权力的伤害,如果无法捍卫自己的尊严,感受不到周围人群的信任和关爱,相反却时刻感受到周围人的猜测和怀疑,他的物质生活再富足,他的生活也不是好生活,他的心情也不可能好。

  “好生活”这个概念除了容易和富足的生活混淆,还容易和审美化的生活混淆。这在一个具有审美主义文人传统的中国特别容易发生。例如,一个叫“采采卷耳”的网友,写了一篇题为《什么是好生活》的文章,认为“好生活”就是“诗意人生、审美情怀。”文章写道:“好生活,是在当下能够感受乐趣,对未来能够报以希望”,这“乐趣”,在作者看来欣赏“风流典雅的中国诗句和抑扬顿挫的中国书法”,就是“见识更多的棋友,分享更多的智慧”。

  作为爱好艺术的人文知识分子,我当然很认同这类审美化的生活,这种诗意人生。但必须指出,审美化的人生并不是好生活的全部,它最多只是好生活的一部分。

  我愿意再一次强调,好生活的“好”是综合的指标。富足的、有保障的物质生活,从容优雅的生活情调,健康的身体,快乐的心情等,都是好生活的组成部分。但是,仅仅这些还不够。就目前的情况看,政治权利的落实,公民权利的保障,社会正义的伸张,可能是好生活中更急于落实的部分。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的动物,人不同于动物之处,在于人不满足于私人和家庭生活的安逸与富足,他总是希望走出私人领域,投身于公共领域的政治实践,在公共空间呈现非凡和伟大。这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

  (摘自《新京报》陶东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