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1月27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招聘模式纷纷创新 2011建筑业HR开“抢人”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苏 雅

  

  2010年,建筑房地产行业虽然历经几次调整,出现小幅波动,但整个行业发展依然平稳,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英才网联旗下建筑英才网运营总监韩智表示,建筑行业是个依旧快速发展的行业,面临着巨大的人才需求。建筑企业在应对市场不断变化的同时,HR们也在积极完善人才招聘模式,拓展新的招聘渠道,探索新的招聘手段,大量揽才,以提升企业竞争力。

  

  人才断档,企业叹息

  

  2010年,由于建筑行业的持续火爆,建材市场供需两旺。企业和求职者,特别是应届毕业生热情双高,那么,企业和应聘者真的各得其所了吗?韩智表示, “无论是综合类现场招聘会,还是专场招聘会,都可以看到招聘人员非常热情,同时前去招聘会找工作的求职者也是络绎不绝。一场招聘会下来,HR手里收集了厚厚的简历,求职者也频频出手,投递多份简历。但高投档率,低成功率的现实,却令招聘和应聘双方深感无奈。我们很容易看出,不是缺岗位,也不是没人干,而是两者之间存在着需求错位。”韩智说。

  深刻剖析这种现象,不难发现,企业求贤的目的就是求职者到岗就能工作,为企业带来效益。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建筑企业不得不加快前进的脚步,这既包括企业的岗位调整,也包括对于具体岗位从业技能要求的提升。而企业这种快速变化的脚步,已经使得原来缓慢的学校教育变革的速度相形见绌,远远没有做到同步。

  韩智对于这种现象也表示了忧虑:“供需比例失衡阻碍行业发展,人才需求的错位却越来越突出,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而毕业生无法进入企业得到充分学习和锻炼,也就无法成为有经验有能力的‘老人’,这将使建筑行业人才的供给出现严重断档。”

  

  校园招聘,走出“冷宫”变新宠

  

  招聘难度的不断增加让企业将校园招聘请出“冷宫”,重获HR喜爱。“前几年学校就业部门四处打电话‘求人’招聘,可学生们仍然感觉企业招人越来越少,事实上是企业想招人而招不到合适的人,影响了企业到校园招聘的积极性。”韩智说,“但今年不少高校招聘会上,用人单位得排着队才能进去,有的甚至连号都排不上。”

  北京洋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的招聘人员对这种变化表示了认同:“与之前相比,今年公司越来越看重校园招聘,让企业招聘思路发生转变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人才供需错位,有工作经验的‘老人’被企业哄抢,没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难有‘用武之地’,企业招人难度逐年增加。二是招来的‘老人’无法保证其忠诚度,通常做完一个项目后纷纷跳槽,所剩无几。企业陷入‘一个项目一套人马’的无奈循环。这两点都促使企业转变招聘思路,由过去重点靠‘抢’变为‘抢’、‘培’结合。在招聘过程中,用人单位不再片面地强调求职者的经验,对有潜力的人才,大胆录用。”

  有数据表示,员工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忠诚度相对较高,如果让毕业生在公司感受到企业给予的发展空间,让员工认识到自身的成长,对企业有较高的认同度,企业在前期支付一定的培养成本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

  

  新招聘模式,谁将成为新秀?

  

  低成本高效率全面解决方案,几乎是每家高速成长的公司都在寻求的。随着80后、甚至90后开始步入职场,企业采用的招聘方式也开始迎合这一群体的特点。除了传统校园宣讲会、网申外,SNS社交网站推广企业品牌、校园招聘博客,在线测试、电子杂志、网络宣讲会、微博等新方式都被企业引入。  

  利用SNS社交网站发布招聘信息,其成本优势非常明显。但由于其受众广泛,宣传效果必定十分理想。HR将面对从众多简历中不断筛选,但收获甚少的可能。

  为了迎合web2.0时代学生群体的喜好,建筑企业在招聘方式上也各出奇招,利用博客招聘可以说是契合了年轻人的喜好。在线测试、电子杂志进行招聘由来已久,但近几年才受到人们更多关注。但电子杂志存在着同SNS社交网站同样的缺点:高覆盖率,低精准度。

  最后,韩智表示:“‘十二五’规划让建筑行业看到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希望,建筑人才的需求增长也成为毋庸置疑的趋势,如何利用多种多样的招聘模式打造适合企业自己的招聘渠道,将会是破解人才供给错位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