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精益求精 绘高质量发展新图 ——西昌钢钒板材厂精整成品生产管理单元提效率纪实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苟连波 江雪莲

 

走进西昌钢钒板材厂的精整成品生产现场,一股钢铁与汗水交织的热浪扑面而来。头顶,天车吊着数吨重的钢卷往来穿梭,快而稳健;地面,一卷卷泛着金属光泽的成品钢卷,在运输链上井然有序地“排队”前行。轰鸣的机器声中,该厂精整成品生产管理单元以“精益”为笔,描绘出的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生产效率是‘抠’出来的!”

“生产提效率,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而是从每个动作、每分每秒时间里‘抠’出来的!”在该厂精整成品生产管理单元精益管理分享会上,单元长何明的话语朴实而有力。

为了让精益管理真正扎根,精整成品生产管理单元摒弃了“大水漫灌”式的宣讲,而是开起了定制小灶。针对管理人员,他们组织到兄弟单位的先进现场取经,聘请精益管理老师反复推演,寻找浪费点。

而对于一线工人,班前会后的十分钟,成了最受欢迎的“精益微课堂”。“大家看,吊运钢卷时,如果能提前规划好路线,减少一次不必要的空中‘盘旋’,就能省下十几秒。”技术员王师傅指着天车运行的轨迹,跟工友们算起了“时间账”。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干货”,让“节约一秒钟、优化一个动作”的意识,悄然成为大家的工作习惯。

“我的‘小点子’,省了10分钟”

精益改善的活力,源自每一位身处现场的员工。

发货员邓聪惠最近心里美滋滋的,她的一个“小点子”解决了大问题。过去,汽车自提的钢卷堆放零散,司机师傅们提货时,发货员常常要在偌大的库房里“兜圈子”找货。“有时候为了一个卷,得从库房这头倒运到那头,眼看着车等着,心里干着急!” 邓聪惠回忆道。

“要是能把同一批自提的钢卷集中堆放,师傅们不就能省下来回跑的工夫?”在一次改善提案会上,邓聪惠大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提案很快被采纳。如今,汽运自提区规划得明明白白,人员、吊车直奔目标,精准作业。一算账,平均每辆自提车的装车时间缩短了近10分钟!“我的一个小想法,真能起点大作用!”邓聪惠自豪地说。

像邓聪惠这样的“金点子”不断涌现。包装线上,曾因工位衔接不畅,时常出现“上游等下游”的尴尬。改善小组的成员们人手一个秒表,守在生产线旁,把每个包装动作都掰开揉碎了分析。“这个转身多余了,那个传递可以合并……”经过反复测算与优化,一套环环相扣的新作业法诞生了。最终,整个包装流程用时缩短了1分48秒!这宝贵的108秒,是大家从无数个重复动作中一秒一秒“抠”出来的,直接让包装线的运行效率上了一个大台阶。

“弹钢琴”奏响生产“协奏曲”

“单个环节快不算快,整体流程顺才叫赢。”精整成品生产管理单元协理彭小桥将流程优化比作“弹钢琴”,十指联动,才能奏出和谐的乐章。

过去,生产计划的“先来后到”模式,容易造成设备“饥一顿、饱一顿”。现在,他们引入“均衡生产”理念,根据市场需求、合同急缓、设备状态,精细排产,让生产线始终保持着平稳高效的节奏。

信息壁垒也被彻底打破。在产品外发环节,库房的“冷区”和生产线的“热区”实现了信息即时共享。“那边货快下线了,这边车就得准备好!”冷热区负责人的对讲机里,信息传递高效而精准,彻底告别了“车等货、货等车”的旧况。通过与国贸、铁运等单位的紧密联动,实现了“按需配车、无缝衔接”,装车作业效率实现了质的飞跃。

如今,精益管理的种子已在精整成品生产管理单元的沃土上结出累累硕果:剖分机组作业效率提升10%,冷轧钢卷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9.2%以上,包装成本同比下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