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幕式现场
本报讯(记者 李代广) 10月23日,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豫台经贸洽谈会暨两岸智能装备制造对接活动”在河南郑州举办,340余名海峡两岸企业家、商界人士汇聚一堂,聚焦“智能制造 融合未来”主题,共商豫台经贸合作,共促两岸融合发展。
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副主任潘贤掌,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守刚,全国台企联会长李政宏,台湾工商建研会理事长雷宏毅出席活动并致辞,河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雷明出席,省委常委、副省长张敏主持,两岸企业家峰会大陆方面副理事长张平、台湾方面副理事长毛治国分别致辞。
潘贤掌代表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对活动举办表示祝贺。他指出,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十五五”规划,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这将为两岸经济合作走深走实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台商台企分享中国式现代化机遇创造更广阔的空间。希望广大台商台企瞄准新时代机遇,积极拥抱大陆市场,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孙守刚代表河南省委、省政府向出席活动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豫台合作基础深厚、潜力巨大,要以两岸智能制造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为依托,围绕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和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持续深化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合作。河南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落细各项惠台政策,为广大台商台企在豫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携手共绘豫台互利共赢新画卷。
张平代表两岸企业家峰会大陆方面对洽谈会和对接活动的举办表示祝贺。他表示,大陆经济社会发展长期稳定向好,为台商台企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河南交通区位优越,产业体系完备,为台商台企发展提供了丰厚沃土。希望两岸企业携手并进,深耕中原、拥抱河南,推动两岸经贸合作行稳致远,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峰会将继续发挥渠道优势,建设标准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两岸经贸合作提质升级,助力两岸同胞共建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
毛治国表示,河南文化底蕴深厚,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活力,而台湾在精密制造、半导体及智慧系统整合等领域积淀了深厚的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将台湾技术创新与河南的产业优势相结合,正是实现“1+1>2”的最佳典范。两岸企业家峰会将支持和带动更多台商台企投身中原热土,共同把握数字化、低碳化转型机遇,描绘两岸融合发展的新蓝图。
开幕式上,8个项目进行现场签约。据了解,此次活动总签约项目39个,合同金额达293.69亿元,涉及智能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配套生产、智慧农业、文旅文创、青年创业等领域。
作为豫台文旅合作的亮点,邓丽君数字科技音乐中心项目备受关注。“大陆同胞对邓丽君很有感情,很多歌迷朋友都希望能重现其歌声。”香港丽君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仁杰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该项目开馆后将展出邓丽君的钢琴、小提琴等遗物,并将通过全息投影技术让“邓丽君”重返舞台,与歌迷“跨时空”互动。
青年是两岸合作的生力军。“两岸青年企业家圆桌对话”成为此次大会的亮点之一,其不仅聚焦数字经济、电子信息、文旅融合等产业合作,更在潜移默化中搭建起“业务相连、情感相通、人才相融”的多维交流体系。
河南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岳崇霄以文化为媒,向台湾青年呼吁:“八大古都,河南独占其四;日月潭的湖光山色、阿里山的森林小火车,都是两岸互建互融的宝贵资源。”他期待两岸青年围绕非遗传承、生态文旅等领域深化合作,以文化认同夯实发展根基。
台湾中华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长张明振带着4个跨境合作项目而来——从泰国甜菜根加工到日本久光膏药贴引进,从飞行剧院到旅行社入境游,每一个项目都蕴含着两岸产业对接的无限可能。他表示:“协会与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联系密切,希望借此机会推动两岸青年携手开拓国际市场。”两岸智能装备制造、两岸中医药产业、两岸机器人及智慧自动化产业、两岸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等多场专项对接活动,推动豫台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
郑州航空港区创业工作专班办公室副主任李晓琳向与会青年发出盛情邀约:“明年,我们计划在美国硅谷举办INNOPORT创业郑州航空港赛事专场,欢迎台湾青年企业家朋友积极参与!”
豫台经贸洽谈会自2009年至今已举办15届,累计签约项目562个,总投资超3300亿元。
据河南省台办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河南省共有台商投资园区27个,现存续台企1086家,其中年产值超1亿元的台企48家,规上台企63家,总投资额198.0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