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杨占辉:构建“护城河”重塑商业棋局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6杨占辉 构.jpg

在电缆行业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行业产能过剩,价格战导致企业毛利率普遍低下,沈缆电力电缆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占辉却以一套独特的“技术+标准+场景”商业策略,打破了这一困局。这位深耕行业十年的企业家,从基层技术员起步,亲历了行业从粗放式增长向技术驱动的转型,不仅将企业年销售额稳定在5000万元,更通过精准的战略布局,让一家河北宁晋县的县域企业成为国企央企的优选合作伙伴。

 

战略拆解

三步构建“护城河”

第一步是技术标准化。他主导制定的7项企业技术标准,如Q/SL03-2023《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直接瞄准国家标准的空白区。这些标准不仅成为企业的技术壁垒,更通过北京城建、中建七局等项目实践,反向推动行业标准升级。

“我们的标准比国标更严苛,比如耐火时间延长至180分钟,这直接筛选出注重安全的高端客户。”杨占辉透露。此外,杨占辉还拥有多项软件著作权,如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智能设计系统、隔离型防火电缆综合管理平台等,这些系统优化了电缆设计和测试流程,将耐火性能数据化,进一步巩固了企业标准的技术壁垒。

第二步是供应链协同。通过与中国建筑、北京市政等大型国企建立长期合作,沈缆电缆得以参与鹤伴雅苑棚户区改造、许昌体育会展中心等重大项目,这种深度绑定不仅形成“技术验证—场景优化—标准迭代”的闭环,还带来实质效益——采用自研防火电缆,安装效率提升30%,维护成本降低20%。同时,通过长期协议锁定原材料价格,企业在2023年铜价上涨30%的背景下,仍保持15%以上的毛利率。

第三步是品牌价值沉淀。注册“沈缆红星”商标后,杨占辉将防火电缆的烟密度透光率提升至91%,这一数据成为品牌的核心卖点。市场反应显著“现在客户看到‘红星’标识,就联想到火灾中的安全保障,这是任何广告都无法替代的信任背书。”杨占辉透露,品牌建设还辅以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行业预判

新能源赛道将引发洗牌

面对有关行业未来的提问,杨占辉直言:“传统电缆企业若不能向智能化、轻量化转型,三年内将被淘汰。”他透露,沈缆已启动新能源电缆研发项目,计划将防火技术应用于光伏电站和储能系统。

这一布局得益于他主持的课题研究,如“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超耐火矿物绝缘电缆材料与结构设计研究”,该课题聚焦材料创新,为新能源场景提供了超耐火解决方案。“我们的目标不是做最大的企业,而是做不可替代的环节,为碳中和目标提供基础设施保障。”杨占辉强调。

(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