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瘦身健体提质效 机制创新激活力 ———华荣能源物资公司部门化改革攻坚纪实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本报通讯员 谌晓红

煤炭市场持续低迷。四川煤炭产业集团华荣能源公司物资公司以架构精简、人才革新、薪酬重构“三轮驱动”破壁突围,仅用3个月便完成部门化改革。

惟其艰难,方显担当。“瘦身健体”后的物资公司逆势而起,降成本、盘库存、保供应,改革成效立现:19月各矿井吨煤材料单耗较去年同期降低12%,物资平均按时到货率达到98.6%;截至9月底,全华荣公司库存总额较去年同期压降34.06%。这份亮眼实绩,为企业逆势奋进注入了强劲动能。

架构瘦身破局:

“冗余层级”到“扁平高效”

2025 7月,物资公司紧跟华荣公司“大部制、扁平化”部署,全面启动架构重塑,以精简层级打通效能堵点。

机关总部推进“五办整合”,将原5个职能部门合并为3大核心办公室:综合办公室统筹行政、党群、纪检、合规等事务,以“一站式”协调避免职能交叉;计划调剂办公室整合计划、设备调剂与租赁业务,让资源调控更集约高效;采购管理办公室聚焦物资采购、质量、合同等管理,专业能力进一步强化,职能重叠率降低35%

片区管理推行“穿透式改革”,将原分公司改为“片区供应站”,撤冗余科室,仅设综合协调、采购、配送3个专业组,对矿厂物资进行“直达式”服务,紧急物资采购效率较常规流程提升76.8%

改革全过程,物资公司始终将党的领导贯穿始终,通过完善治理机制、修订《公司章程》,明确党组织在企业治理中的法定地位与把关定向作用,让全员拧成“一股绳”,为改革落地筑牢思想与组织保障。

人才立制突围:

“身份固化”到“能者善任”

物资公司打破“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的传统桎梏,以“管理岗+操作岗”双轨机制,推动人才管理从“看身份”向“看能力”转变。

管理层率先“瘦身”。通过“职能归并+流程优化”,总部及片区管理人员从年初76人精简至52人,压缩率31.58%;配套制定《岗位责任清单》,清晰界定每个岗位的责任、工作标准、考核维度,实现“一岗一清单、事事有人管、件件有闭环”,杜绝推诿扯皮现象。

选人用人更“透明”。以广元站副职岗位公开竞聘为突破口,4名业务骨干同台竞技,全面树立“赛场选马、能者居之”的用人新风;建立“业绩档案+民主测评+实地考察”综合评价体系,通过跨片区交流任职,让业务精、善管理、敢创新的人才走上片区负责人岗位,全面提升矿厂物资供应保障能力。

操作岗“提级赋能”。明确“一岗多责”要求,结合各岗位业务量核定编制;通过政策宣讲、一对一沟通,确保富余人员自愿、平稳有序离岗。同步建立“ AB角互补”与跨岗位培训机制,覆盖全部核心业务岗位,“一岗多能、一人多岗”成为常态,员工创效潜力被充分激活。

薪酬赋能激活:

“平均主义”到“绩优酬优”

物资公司以薪酬改革为人才机制“关键配套”,建立“岗位价值为基、绩效贡献为核”的激励制度,真正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差异大”。

薪酬结构“灵活匹配”。打破以往职级与薪酬固化模式,重构宽带薪酬框架—管理岗设6 级(每级 4-5 档)、操作岗设8 级(每级 3-4 档),严格执行“以岗定薪、易岗易薪”,个人能力与岗位贡献直接决定薪酬水平。

激励机制“刚性联动”。实行工资总额与效益效率“双挂钩”机制,坚决做到效益升薪酬升、效益降薪酬降;全面推行“一人一表”量化考核,将岗位职责、工作业绩与收入分配深度绑定,重点向关键岗位、骨干人才倾斜。

创新模式“暖心加力”。聚焦仓储管理、物资配送等操作岗,积极探索岗位包干制等激励新模式。在保障员工基本收入稳定的同时,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将员工的获得感、归属感有效转化为创新创效动力。改革以来,员工提出5条流程优化建议,其中“材料周转率考核”建议落地实施,既提升了考核精度,又带动了整体工作效率提升。

物资公司部门化改革,是破局求生的“答卷”,更是砥砺奋进的“号角”。如今全员干事热情高涨,立足新起点,该公司将持续以改革“破冰”、以创新“赋能”,夯实物资供应保障能力,为集团及华荣公司高质量发展扛牢使命、再建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