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黄陵矿业一号煤矿 瞄准靶心齐发力 奋力夺取“百日安”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4-1 1 “实战式”技能培训“有力有序”.jpg

实战演练

本报通讯员 倪小红

战鼓擂动金秋。自百日安全行动启动以来,陕煤集团黄陵矿业一号煤矿紧扣“人人讲安全、全员抓落实、履责控风险、奋力保安全”主题,以思想引领为根基、隐患治理为关键、技能提升为支撑,以“起底式”安全教育、“实战式”技能培训、“拉网式”隐患排查为抓手,推动安全责任层层压实、现场管理持续升级、风险防控精准落地,夯实安全生产根基,奋力夺取“百日安”。

“起底式”安全宣讲有声有色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上的“破冰”才会有行动上的“突围”。

守住安全“红线”,筑牢发展“底线”,安全宣教工作必须挺在前列。该矿坚持向安全管理发力,常态化开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三违”人员“现身说法”“安全生产大家谈”等活动,开展“每周一案例”“我身边的教训”等警示教育活动,深入讨论在防范事故发生的同时如何有效防止零敲碎打事故,让职工在交流中谈想法、列举措、听建议,使班前会从“任务布置会”升级为“安全生产动员会、安全教育大讲堂、安全警钟长鸣台”,切实将安全教育效果转化为安全生产的自觉行动。

在此基础上,该矿工会不断挖掘潜力,有效发挥家属协管会作用,将父母之爱、夫妻之情、儿女之心融入安全教育的全过程,打造“区队+班组+家庭”三维宣教体系,让安全理念渗透到工作与生活的每个角落,切实筑牢矿井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

“拉网式”隐患排查“有质有量”

确保安全生产,既是政治底线,也是全年安全工作圆满收官的红线。一号煤矿始终将作业现场作为安全管理的“主战场”,把薄弱点作为“主攻点”,以问题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构建“全方位、无死角、闭环式”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从源头防范安全风险。

该矿以问题为导向、以现场为依据、以隐患为焦点,坚持每月开展重大风险研判,坚持“分类管理、逐级负责”原则进行高风险作业分级管控,执行高风险作业安全许可。全面开展以“查隐患、堵漏洞、找盲区、补短板”为重点的全覆盖式安全生产大排查,通过“井下安全大检查+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突击检查+中夜班检查”的“五查联动”模式,对井下采掘面、机电设备、通风系统等关键区域和环节开展“CT式”精准排查,确保隐患排查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坚决从源头阻断事故链条。

在严管的基础上,该矿深入发挥AI+NOSA”智能风险管控系统监管作用,狠抓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强化岗位作业标准执行和监督。运用好安全双重预防管理信息系统和智能安全风险综合一体化防控平台,实现对风险状态的“精准监测、智能预警”,对隐患治理的“全程追溯、闭环管控”,通过科技手段打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最后一公里”,提升矿井风险辨识与管控能力,促进安全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实战式”技能培训“有力有序”

为了进一步规范职工岗位操作行为,深入推进百日安全行动走深走实,一号煤矿聚焦“规范操作、应急处置”两大核心,通过“实战化演练+常态化培训”的模式,全面提升职工安全防范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锻造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安全应急先锋队,为矿井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在实战演练中,该矿开展大面积停电事故应急演练、医疗救护演练、瓦斯爆炸事故演练、反风演习和地面火灾演练等,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还原事故流程”,让抢险队伍在实战中熟悉处置流程、提升协作能力,同时强化职工“自救、互救、脱险”的实战技能,矿井防灾减灾能力得到全面增强。

在常态化培训中,该矿严格落实“异常报告、提前预判、超前治理、应急处置”四项要求,每月开展“重要岗位+关键环节”现场应急处置培训及实操演练,确保职工“懂风险、会防范、能处置”,真正实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化解”。此外,该矿还加强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管理,实时监控供电、瓦斯抽采、主运输、局部通风机等关键系统设备运行状态,重点盯防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数据变化,对甲烷、一氧化碳浓度异常等情况及时汇报处置;同时严格执行《掘进工作面应急抽采系统布置及应急处置管理办法》,强化现场打钻、支护作业瓦斯管控,严防瓦斯超限事故发生。

安全生产,重如泰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号煤矿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安全责任感,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全力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打好安全生产“持久战”,以高质量安全保障矿井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