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武军
面对成本管控这一核心命题,陕煤集团彬长矿业集团小庄矿创新工作思路,坚持“用赚钱思维去花钱”,将效益导向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通过源头管控、工艺革新、资源盘活和全员参与,深挖降本增效潜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源头把控 让投入精准“生金”
该矿严把成本支出源头关,确保每一笔投入都服务于长远效益。在40307工作面乳化液选型过程中,经过充分调研与测试,引进了性价比更高的中煤神海HFAS15-5乳化液,其单价仅为原产品的41%。此举使月度乳化液费用从47.56万元降至19.73万元,单月节省27.83万元,实现了“花钱”与“赚钱”的有效联动。
在厂区道路维修中,该矿巧妙利用副井口新建配电室工程的开挖余土,替代了原本需花费1.35万元外购的土方,不仅节省了采购费用,还降低了土方清运成本,实现了资源的“零成本”内部流转与价值再造。
工艺革新 为效益增长“赋能”
技术创新被视为“花小钱、办大事”的关键途径。该矿对40307工作面下隅角封堵工艺进行优化,采用隅角大风障全断面喷涂工艺替代原有的垒设发泡块工艺。8月份,仅使用52组喷涂材料,较原工艺节省费用3.74万元,达到了废弃物利用与工艺升级的双重效果。
同时,针对40307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抽采,该矿将原预埋无法回收的φ450PE管路方案,优化为使用3趟可重复利用的φ500负压风筒。方案变更后,8月份投入费用仅为1.02万元,较原方案大幅节省9.67万元,在保障安全抽采效果的同时,实现了材料成本的有效管控。
盘活资源 向闲置资产“挖潜”
该矿用“效益”的眼光重新审视各类资源,通过精细化管理激活“沉睡”资产。针对井下牌板制作成本高的问题,推行“铝板复用”机制,制作60项牌板的成本因此从2.79万元降至0.76万元,单月节省2.03万元。
此外,复用拆除的托盘、锁具,使312根锚索的支护成本从13.73万元降至8.95万元;拆解旧矿灯柜上的完好部件作为更换配件,节省费用2.2万元;通过系统性修旧利废,将原值67万余元的闲置设备与配件修复后重新投入使用,产生经济效益约64万元。“省下来的就是赚来的”理念在这里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
全员参与 凝聚降本“合力”
“赚字掌舵”的理念已深入该矿全员。通过优化块煤存储与运输流程,减少损耗,月度实现增收108.92万元;合理降低主运输系统运行时间,5小时即节电费0.68万元;复用文体器具,将采购成本从1.2万元压降至0.5万元。这些点滴成效,汇聚成可观的效益增量。
为固化成效,该矿建立健全了涵盖项目筛选、落实推进、激励考核的全流程机制,引导“挣效益”从工作要求转变为员工自觉行动,营造了“人人算成本、事事讲效益”的浓厚氛围。
从管理决策到一线执行,小庄矿正努力让“花得合理、赚得实在”成为常态。未来,该矿将继续以效益为舵,让“花钱生金”的理念渗透至每个环节,为矿井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效益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