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深,我们走近一位从沂蒙山区走出的优秀企业家:上海洁宜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东华大学博士、正高级工程师马正升。
中国改革开放近半个世纪来,涌现出一批别具“企业家精神”特质的本土企业家,而我们访谈的这位嘉宾,正是探讨企业家精神的佳例。
沂蒙根脉:
奋斗者的生存突围
沂蒙山区走出的企业家马正升,其创业历程深刻诠释了“开拓奋进、艰苦创业”的地域精神。2005年创立上海洁宜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时,他瞄准国内空白的防螨抗菌整理剂市场,却遭遇多重困境。初创阶段最棘手的是产品认证,特殊助剂需通过疾控中心毒性检测,他们历经一年才完成安全性和应用性测试。
市场开拓更为艰难,国内厂商因品牌初创缺乏信任,出口企业又受制于海外指定品牌。马正升回忆道:“当时几乎零订单,只能白天工作,晚上兼职翻译维持运转。某次长假连续5天翻译八万五千字,现在想来近乎疯狂。”
这种“毁家纾业”的拼搏,既体现韦伯所说的“劳动天职”敬业伦理,也展现其作为企业家理性计算与冒险精神的结合。转机出现在2010年前后,团队突破抗菌剂相容性技术瓶颈,成功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万吨级生产线,企业由此跃居功能性纺织助剂国内前三。
从发现蓝海市场到十年坚守突破,马正升完成了从技术专家到企业家的蜕变。其创业历程印证:真正的商业勇敢者,既要具备前沿技术洞察力,更需在产业实践中持续突破认知边界,以韧性穿越创业死亡谷,最终实现从产品创新到产业升级的跨越。
科研基因:
创新链的三阶跃迁
高校与产业界作为创新双引擎,科研人员与企业家形成互补创新生态,企业发展也步入上行通道。2011—2022年,他先后创立上海帼帆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依璠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康君丝新材料有限公司,形成了功能性助剂和新材料研发、生产的企业集群。
马正升兼具企业家与科学家双重身份,依托本硕博贯通的教育背景,构建产学研深度协同模式,其主导的“课堂—实验室—车间”三阶创新链颇具代表性。
“抗菌涤纶母粒的研发,就是从东华大学一篇博士论文起步的。”校企联合攻关团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攻克了抗菌剂与纤维相容性难题,解决了从实验室制备到工业化生产的“最后一公里”,最终形成批量生产能力。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科研创新是产品与技术创新的不竭源头和持久动力。
以企业需求反向定制高校研究课题,作为东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及多所高校研究生校外导师,马正升将企业需求直接植入学术课题。东华大学本科生专业启蒙课上,他常以公司实际案例解析技术痛点:“防螨剂S-A的配方优化,就是研究生在实验室完成小试后,直接进入企业中试车间验证。”2024年更是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政产学研协同形成创新闭环,2022年,帼帆公司“光触媒多功能处理剂及纤维开发”项目获得上海市科技创新资金支持,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万吨级生产线。2024年,该项目不仅获得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支持,更斩获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优秀产品奖,实现学术价值与市场效益的双赢。同期,帼帆公司凭借产学研成果连续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品牌公信力显著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几十年涌现的中国本土企业家中,以马正升为代表的“科研型企业家”是比较典型且占据相当比例的一类,这折射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市场经济融合的时代特征。他们既传承韦伯“系统化组织创新”的理念,更彰显中国式创新中“理论突破—技术攻坚—产业落地”的独特路径。
平台思维:
构建共生生态
新时代的中国本土企业家精神特质中,卓越领导力的内涵不仅仅局限在企业内部,更体现在行业内、地域间以及广域产业生态里。马正升也是这一内涵的突出释例。作为“领导者”角色的马正升,超越单一企业范畴,展现出韦伯所言“社会使命感与理性组织能力”的结合。
作为上海市新材料协会副会长单位,洁宜康主导制定《抗菌口罩》等6项团体标准,覆盖超50家企业,为功能性防护产品建立技术基准。通过行业协会联动,形成抗菌防疫新材料技术标尺。
马正升联合高校、协会及产业链企业,举办超20场新材料研修班及技术论坛,内容涵盖抗菌防疫、功能纤维开发等热点领域,累计培训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中小企业技术人员超3000人次,助力破解技术瓶颈、提升产品附加值。
构建“产学研用”协同网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行业共享资源,促进中小纺织企业技术升级与市场竞争力提升。以开放生态与标准化建设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技术普惠”与产业链共赢。
推行“自主创新+国际引进”全球布局双轨战略,代理澳大利亚HealthGuard?誖抗菌剂等海外技术,同步输出自主开发的防螨抗菌纤维技术。截至2024年,功能性助剂海外销售额增长40%,全球市场份额居国内前三,工博会获奖产品带动企业技术溢价提升30%。
巍巍蒙山、悠悠沂水,万千弄潮儿女作育;纺织科技、新型材料,廿载锦绣事业织成。
从沂蒙根脉,到高校基因,再到行业生态的共建实践,马正升的创业历程勾勒出中国本土企业家精神的演进轨迹。韦伯理论框架在此展现出跨时空的解释力,而中国企业家更以地域文化、学术传统与生态思维,为 “企业家精神”注入了独特的东方内涵。这种勇于开拓、兼济行业的精神,正推动着一代企业家在全球舞台上书写新的商业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