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5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牛传勇:用跨界智慧护航企业合规发展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8-2 图3.jpg

 

王雪

 

在当今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合规已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如何构建有效的合规体系,防范刑事、民事、行政交叉法律风险,成为企业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这方面,青岛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牛传勇以其独特的“法官+学者+技术专家”三重身份经验,为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从司法审判到企业合规:

二十年审案经验的转化

牛传勇曾在法院系统工作二十余年,审理过大量经济犯罪、商事纠纷案件,这让他对企业经营中的法律风险有着深刻理解。他常说:“许多企业家并非故意违法,而是对法律认知不足,尤其是对刑民行交叉领域的风险缺乏警惕。”

2019年转型学术界后,牛传勇将司法实务经验融入企业合规研究。他系统梳理了企业在投融资、税务、知识产权等领域的高频风险点,并提出“合规前置”理念,即企业应在经营决策初期就引入法律风险评估,优化营商环境,而非事后补救。在经营过程中,尽早查漏补缺,发现企业管理制度漏洞,将风险防控的关口前移,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破解刑民行交叉难题:

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合规方案

作为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刑民行交叉疑难案例研究中心主任,牛传勇带领团队深入研究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复杂法律问题。2023年5月,他在“企业投融资刑民交叉法律问题论坛”上指出:“许多经济纠纷看似是民事争议,但稍有不慎就可能触发刑事责任,比如股权代持、对赌协议中的诈骗风险,企业者应更加谨慎对待。”

2024年4月,在新法背景下公司治理新形势刑民行交叉实务讲座中,牛传勇进一步强调,企业家应将刑事风险作为公司经营第一风险积极应对。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强化了董监高的责任,企业必须建立“合规防火墙”,否则个人与企业可能双双陷入法律困境。

科技赋能:

智能合规工具的研发与应用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为推进法治带来了新挑战。牛传勇敏锐地意识到,传统审判方式已难以应对数字经济时代的挑战。2020 年起,他携手技术人员,带领团队陆续研发出 “基于大数据的量刑标准化系统”“基于风险预测的矫正管理系统” 等智能工具,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法律实务深度融合,为司法实践和企业合规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推动法治建设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新阶段。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不能完全替代法律判断,但可以提高法律人的工作效率,”牛传勇表示,“比如系统会根据过往案例提示企业,某项合同条款在过去的诉讼中被认定为无效,或某种营销模式可能涉及虚假宣传。”目前,该工具已在多家企业和律所试点应用,有效缩短法律风险识别时间,提升合规管理效率。

前瞻视野:

数字时代的新型合规挑战

随着跨境电商、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牛传勇将研究延伸至 “技术霸权” 合规治理。例如,在点评全国首例“跨境电商管辖格式条款无效案”时,他指出:“平台通过格式条款指定境外管辖法院,排除用户协商权利,本质上是一种合规缺失。企业必须平衡商业效率与法律伦理。”

“合规不是不必要成本,而是企业的‘信用资产’。”牛传勇总结道,“未来的优秀企业,一定是法律风险防控能力最强的企业。我们的目标很简单:让企业少踩坑,走得更稳、更远。”他建议企业家抓住新法实施契机,推动合规体系升级,同时呼吁学界与业界加强合作,共同构建中国特色的企业合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