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刘玉福 顾裕丰
8月25日至27日,全国化工医药行业化学分析工职业技能竞赛江苏选拔赛在江苏仪征举行,来自26支代表队的78名选手沉着应战拼搏进取力争佳绩。此次比赛既安排了理论考试、隐患排查,还设置了实操竞赛,全面考察选手的综合水平。
本次竞赛由江苏省机冶石化工会、扬州市总工会联合主办,仪征化纤公司承办。主办方将从获奖选手中进行筛选,组队参加全国化工医药行业首届分析工职业技能竞赛。在此次竞赛中,来自仪征化纤分检中心的魏雪倩等三名90后青年选手代表仪征化纤公司参赛表现优异,从众多强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囊括团体与个人冠军以及个人第三和第五名的好成绩,这是仪征化纤分检中心“青春筑梦‘青蓝’,匠心薪火相传”人才培养体系获得成效的有力见证。
体系筑基,搭建人才成长阶梯
多年以来,仪征化纤分检中心将青年人才培养作为长远布局的核心任务,以“青蓝”工程为依托,构建“青芽—青苗—青梁”三级递进培养模式。通过“师带徒”协议明确路径,借助多元化学习资源与多维考评机制,为青年绘制清晰成长蓝图。
十年前,该中心首次组织60后与70后职工参加省化分工技能竞赛,仅获得一个个人第二名;两年前,他们组织80后再次参加该项比赛,一举夺得团体冠军和个人冠军,三名选手全部跻身个人前五,分检中心党委统筹规划,团支部与技师工作室协同推进,以《分检中心青年人才培养方案》为纲领,形成闭环培养体系,为青年职工的成长提供坚实制度保障与肥沃土壤。
创新赋能,打造实战练兵平台
仪征化纤分检中心在夯实基础同时,积极拓展新路径,突出“实战化”导向。他们一方面,以教代练,起用优秀青年担任内训师,实现从“学员”到“教员”的转变,在“教学”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形成双向促进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以赛促学,将竞赛作为提升技能的舞台。通过“最强检验”等多种竞赛形式开展全员岗位练兵,持续提升队伍技能。
备赛期间,企业给选手定制了个性化集训方案,开展多轮模拟考核,为他们在赛场上出色发挥筑牢根基。
赛场亮剑,展现青春风采
赛场是检验实力的试金石。在此次省级竞赛中,魏雪倩、董子豪、孔艺璇三位年轻选手充分展现了坚韧意志与扎实功底。魏雪倩在“化学分析操作”项目中沉着冷静、操作精准,夺得该项目最高分,为个人夺冠奠定基础;董子豪理论考试领先,实操虽遇挫折却毫不气馁,在最后的“色谱分析”环节背水一战中成功逆袭,跻身第三名;孔艺璇理论稍弱,但在后续连续三轮操作比赛中稳定心态,凭借过硬技能不断追赶,最终锁定个人第五名。三人克服重重困难,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和拼劲,全部闯入个人前六,均荣获一等奖,并协力摘得团体一等奖,完美诠释了分检中心青年员工勇担重任、敢于争先的拼搏精神。
从2023年80后初露锋芒到2025年90后傲然绽放,仪征化纤分析检验中心凭借成熟培养体系培育出一批批优秀青年人才,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据了解,“青蓝”工程是落实和深化江苏省产改队伍建设要求的人才培养载体,旨在推进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和工匠精神传承。仪征化纤分检中心相关人士表示,将持续深化“青蓝”工程,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为企业锻造更多素质过硬、勇于创新的分检青年后备力量,让工匠精神薪火相传,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