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东关街道,一个名为“三长知楼事”的创新治理模式正在重塑城市楼宇生态。当地通过选聘达人能人担任“楼宇三长”(楼务长、楼层长、楼栋长),让他们作为信息传递的使者与社区服务的先锋,深入基层了解诉求并提供精准服务,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商务楼宇的每个角落,让冰冷的钢筋水泥焕发出社区般的温度。
走进阳光壹佰商圈,一组数据引人注目:这里拥有税收过亿元楼宇2栋、过5000万楼宇4栋,更斩获“中国楼宇经济活力街区”等国家级荣誉。亮眼成绩背后,是东关街道创新打造的“1+4+N”服务模式——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楼宇三长”串联起多元服务网络。
移动服务站 让楼宇有了温度
“找海青”已成为金融街E座白领们的口头禅。作为楼宇三长之一,李海青将瑜伽馆的多功能厅变身共享空间,推出“午间一小时”微健身计划,更邀请医生开展颈椎义诊。这位健身馆老板的转型,解决了中小型企业缺乏活动空间的痛点。
“服务要像春雨一样润物无声。”李海青告诉记者,通过日常交流捕捉需求,她的服务清单已扩展至团建策划、心理健康等十余个项目,真正成为楼宇里的“全能管家”。
商业服务官 重构消费场景
在金融街B座,佳乐家超市负责人赵文娟有个新身份——商业服务官。通过增设即食食品区、开辟白领快速通道,她将传统超市改造为“楼宇配套服务中心”。创新的线上购物自提服务,让上班族实现“手机下单、下班即取”的无缝衔接。
“销售额增长30%,客诉率下降60%。”赵文娟用数据证明,商业服务同样需要“绣花功夫”。如今,这种精细化运营模式正在周边楼宇复制推广。
法治护航者 为企业发展清障
“合同审查量同比翻番,说明企业法治意识在提升。”律师崔巍的观察印证了法治服务的成效。作为阳光壹佰8号楼的三长之一,他不仅提供法律咨询,更搭建政企沟通桥梁,帮助电商企业规避知识产权风险。
东关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三长知楼事’的本质是治理重心的下移。通过发掘楼宇内生力量,我们正在构建垂直社区的共治生态。”目前,该模式已覆盖辖区85%的商业楼宇,服务企业超1200家。
从物理空间到有机生态,东关街道的实践证明:楼宇治理不是简单的管理叠加,而是服务资源的精准配置。当每栋高楼都拥有自己的“服务中枢”,城市天际线便有了更温暖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