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4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民营企业家郑喜华:努力传承李大钊精神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特约撰稿 许贵元

今年54岁的郑喜华,是河北唐山市一家民营企业的老板。起初,她曾在唐山滦州农村老家当过民办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历练了六年。她深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和政治责任,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民营企业家更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基于这种理念,郑喜华从去年9月份开始,经过一番深入调研和精心谋划,投资注册创建了大钊文化传媒(唐山)有限公司李大钊书画院唐山分院

2025年,是李大钊先生英勇就义98周年。作为公司的董事长和分院院长,她先后走访了京津冀20多个城市的近百名知名书画艺术家和书画爱好者,收藏了大量以宣传李大钊精神为主题的精湛书画美术作品,并在唐山市路北区文旅局、路北区图书馆和其他有关文化艺术团体的热情支持和大力协助下,于今年419日,首次举办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京津冀知名书画家纪念李大钊英勇就义98周年书画展活动,来自京津冀地区的50多名知名书画家踊跃参加,挥毫泼墨、现场献艺。这次活动共展出优秀作品88幅,吸引了市内书画家、书画爱好者近500人陆续观摩学习,其中还有部分参观者来自其他地区。大家都被红色文化的浓浓气氛所感染,异口同声地表示,这次书画展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资深学者在留言簿上献诗一首:纪念李大钊,传统要记牢;学习李大钊,激情大燃烧;不忘李大钊,创业斗志高;心中有大钊,永远是自豪;大钊为榜样,追梦乐陶陶!

郑喜华创办大钊文化传媒(唐山)有限公司李大钊书画院唐山分院,在市内引起轰动。一些不理解的亲朋好友和与她关系不错的企业家友善地提醒她:近几年,由于受疫情的严重袭扰,你带领的公司团队目前陷入经营困境,入不抵出,公司各项开支全靠疫情前积累的那点老本,怎么又搞起了文化传播项目?这不是有钱没处花吗?对此,郑喜华并没有动摇自己的初心。日前,笔者与她交谈时,她十分动情地说:李大钊是咱们唐山市乐亭县走出去的伟大革命家,我作为唐山人感到无比自豪和荣耀,传承弘扬李大钊精神,争当新时代的红色传人,这是我早已萌发的想法与决心!”对亲友的疑问,她以实际行动做出了回答。近年来,她多次带领员工参观李大钊纪念馆,认真听取讲解员动情讲述李大钊的英雄事迹,让大钊精神直抵员工心灵、净化思想、陶冶情操,亲身感受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的巨大精神力量,矫正和树牢三观,不负历史、不辱使命、不负韶华,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多做贡献。

郑喜华创办的大钊文化传媒(唐山)有限公司李大钊书画院唐山分院,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一个面向社会开放、服务大众、具有公益性质的团队。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为打造名副其实的文化唐山”“文明唐山”“和谐唐山”“平安唐山做一点儿民营企业家应该做的贡献,给唐山这座英雄城市增光添彩,让大钊精神鼓舞和激励亿万人民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中砥砺前行、勇往直前,不断创造新的辉煌,为全市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众所周知,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一位集中国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情操、革命气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于一身的世纪伟人。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