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2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林志辉: 智能科技升级开新篇 社会责任立身献大爱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8-2 3必发 林志辉.jpg

活动房,又称可移动式装配式建筑,以其快速搭建、灵活拆卸、重复利用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建设、临时办公与居住等领域。近年来,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普及和技术的迭代升级,活动房不仅成为应急救灾的生命之舟,更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围绕着活动房的建造、设计和创新,这一建筑行业蓝海也正蓬勃发展。在发展浪潮中,福建万邦活动房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志辉,以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并重的理念,书写着中国活动房领域的崭新篇章。

2012年,林志辉创办福建万邦活动房有限公司。彼时国内活动房行业尚处于粗放发展阶段,产品同质化严重,技术门槛较低。面对挑战,他提出标准化设计、模块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的发展思路,带领团队突破传统工艺局限,逐步将企业打造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化企业。历经十余年发展,现如今公司业务已覆盖福建本土市场,并向广东等周边省份延伸,其产品体系涵盖坡屋顶活动房、多连体组合房、活动岗亭等标准化模块。在疫情防控期间,林志辉组织企业在福建、广东等地建成50个隔离方舱,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更凸显了活动房在公共卫生应急领域的不可替代性。同时,作为福州市民营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与福州市青年企业家商会副会长,林志辉还积极推动行业资源整合,为中小企业搭建合作平台,倡导共享型商会理念,助力青年创业者成长,通过战略协同与生态共建,推动活动房行业向规范化、集群化方向迈进。

作为企业掌舵人,林志辉深知技术革新是行业突破瓶颈的关键。基于对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化融合趋势的洞察,于2024620日正式推出活动房设计与建造自动化系统V1.0”。这一系统通过数字化建模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实现了从设计到施工的全流程智能协同。其核心创新在于将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与自动化生产调度结合,该系统可根据设计方案,自动化地驱动生产线设备运行,大幅减少人工干预环节。该系统突破性实现三大行业应用:参数化设计模块结合数字孪生技术,可快速生成适配极端环境、应急救援等场景的标准化方案,某国家级新区项目应用后建设周期缩短近半,材料损耗远低于行业水平;通过设计-生产数据直通机制,BIM模型直接驱动自动化产线,配合实时参数优化,使构件合格率达行业领先;在工地施工环节,系统利用智能调度与质量预警功能,对设备运行、工序衔接进行精准把控,降低施工返工率近三成,减少现场人力超六成。林志辉的这项贡献不仅重塑了活动房生产范式,还通过全流程数字化为装配式建筑打造出可借鉴的绿色转型范本。

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林志辉始终将企业公民的责任刻入企业发展基因。202312月,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得知消息后,他第一时间向福州市福延公益慈善服务中心捐赠2万元,用于采购棉被、防寒服等应急物资,驰援灾区。这批物资为寒冬中受灾的村民带去了抵御严寒的力量。这并非林志辉的首次公益行动。多年来,他持续投身教育扶贫、乡村振兴等事业:累计资助贫困学生超百名,捐款逾50万元;为福建偏远山村捐赠活动房改建校舍,惠及上千名儿童;联合福延公益及22个社区举办浓情拗九节敬老活动,为老年人送去温暖。2023年,他荣获首届温暖福州十大人物称号,并获聘为福州市福延公益慈善服务中心荣誉理事长,这些荣誉背后,是他十余年如一日躬身公益的坚持。

面向未来,林志辉已勾勒出清晰的蓝图:一方面,他将亲自推动活动房设计与建造自动化系统V1.0”向更广阔的民生领域延伸,让智能化技术深度赋能乡村基建、灾害应急、偏远地区医疗等场景,以模块化、高效化的解决方案破解资源不均难题;另一方面,他计划以企业为创新枢纽,联合协会力量搭建行业公益平台,通过技术共享、标准共建、人才培育等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投向公益事业,让温暖覆盖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体。作为行业变革的技术创新者与社会价值的责任践行者,林志辉正以双重身份书写新的篇章:既以自主创新推动装配式建筑向智能化、绿色化跃迁,更以公益情怀构建技术普惠的生态,让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成为照亮社会进步的星火。

活动房不仅是建筑,更是守护生命的载体。林志辉的这句话道出了这位行业佼佼者的初心与愿景。从技术创新到公益实践,他始终以行动诠释着中国企业家的家国情怀——在商海搏击中创造价值,在乐善好施中传递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