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29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英米科技逆势突围 以技术硬核与管理韧性激活增长引擎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田斌 本报记者 龙柯利

11.png

四川省南充市重点招商引资的金种子企业,南充英米派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米科技)正以满产满销的姿态,在复杂经济环境中划出一道亮眼的增长弧线——这条由技术优势、管理精细度与安全生产构筑的突围之路,不仅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了鲜活样本,更诠释着中小企业危中寻机的生存智慧。

 

生产车间里的满格活力

技术底色托举订单满产

 

推开英米科技的车间大门,全自动智能显示模组生产线的光芒扑面而来:六轴机械臂精准抓取玻璃基板,在AOI光学检测设备前完成0.01毫米级的误差校验;操作台前,技术员盯着12寸中控屏实时调整参数,电子工单在MES系统里自动流转;包装区的AGV小车穿梭如织,将封装好的显示模组按客户需求分箱码垛。从检测到组装再到包装,每条产线的自动化率超过85%,关键工序的良率稳定在99.2%企业负责人何礼鹏指着正在运行的COG邦定设备介绍,这些引进的高精度邦定机,单台每小时可完成2000片模组的压合,效率是传统半自动设备的8倍。

这样的高效运转,源于市场端的强劲需求。尽管外部订单波动频繁,英米科技凭借在车载显示、工业控制屏领域积累的技术壁垒,今年已斩获来自长三角汽车电子企业、珠三角工业设备厂商的12份订单。我们的车载显示模组耐温范围覆盖-40℃85℃,抗震动性能达到IP67级,这是很多同行难以企及的。何礼鹏透露,目前企业生产排期已排至10月底,各产线实行两班倒+弹性加班模式,日产能从年初的1.2万片提升至1.8万片,正向全年600万片产能、1亿元产值的目标全力冲刺。

 

安全线上的冷精准守护

全链管理筑牢发展根基

 

在抢抓生产的热潮中,英米科技始终保持着一份冷清醒”——车间入口处的电子屏上,今日安全指数100%”的数字格外醒目;走廊两侧的安全文化墙,用漫画形式标注着冷设备检修五步法”“应急逃生路线;每台机台旁都贴着安全操作二维码,扫码即可查看设备的风险点与防护措施。安全生产不是口号,是刻进流程里的底线。企业安全负责人翻开一本32页的《生产安全操作手册》,里面详细规定了从设备启动前的冷三查三对到下班后的断电三清全流程标准。

这套覆盖人、机、环的安全管理体系,在日常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每月第三个周三的安全培训日,从一线工人到管理层都要参与消防器材使用、应急救援等实操训练;每季度一次的安全演练周,模拟电气火灾、危化品泄漏等8类场景,连保洁员都能熟练完成“1分钟疏散、3分钟初期灭火;智能监控系统24小时采集设备温度、电流、振动等12项参数,一旦偏离阈值便自动报警,今年已提前预警设备隐患17次,避免直接经济损失超50万元。现在工人进车间的第一反应不是开机器,而是检查护具;发现隐患的第一动作不是上报,而是先做临时防护——安全意识已经融入血液。何礼鹏的话语里透着欣慰。

 

产业生态中的温暖辐射

从企业成长到区域共兴

 

英米科技的突围,从来不是一场独舞。在孵化园的配套食堂里,32岁的蓬安本地人李芳正和同事们讨论着孩子的教育问题。作为2022年入职的设备操作员,她从月薪3000元的家庭主妇成长为掌握PLC编程的技术骨干,如今月收入稳定在6500元。像李芳这样的产业工人,英米科技已吸纳50余名,其中技术岗占比32%、操作岗占比55%,本地就业率达91%。更值得关注的是,企业引进的5名显示技术领域专家,正通过传帮带培养出10余名本土技术骨干,为蓬安电子信息产业储备了珍贵的人才梯队。

在产业链协同方面,英米科技的朋友圈持续扩大:与本地玻璃基板供应商签订3年长期协议,通过按需定产将对方库存周转率提升40%;与川东北物流企业合作开发智能配送系统,将原材料到货准时率从85%提升至98%;为上游电子元件厂商提供技术标准指导,带动3家企业通过IATF 16949汽车行业质量体系认证。我们每生产1万片显示模组,就能为本地配套企业带来20万元的产值。负责人何礼鹏算了笔协同账,今年1—5月,企业已带动上下游实现产值3800万元,占蓬安县电子信息产业同期增量的27%

在车间看到工作人员忙碌的工作状态,何总说:下半年我们计划投入1200万元升级智能生产设备,将产线自动化率提升至90%;同时组建10人研发团队,专攻Mini-LED背光显示技术。目光投向远方,我们不仅要做订单满产的突围者,更要成为技术外溢的播种者——让蓬安的显示产业,在更广阔的市场里开枝散叶。

这份带着温度与力量的突围答卷,正为更多中小企业诠释着: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最坚实的底气,永远来自对核心技术的坚守、对管理细节的深耕,以及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