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延链补链强链优存量,到项目并购重组拓增量;从单点技术突破,到全链集群崛起……山东能源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材料公司”)自2022年7月扬帆起航,肩负着落实“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部署、融入山东省“新材料强省建设”蓝图的时代使命,以产业集群化、智能化、高端化起势发力,交出了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
走进东华科技柳泉石矿厂区,曾经沉寂多年的高钙石矿区,江北地区含钙量最高(平均54%)、储量达9000万吨的“富矿”被全面唤醒。东华科技果断告别传统水泥“舒适区”,依托这块“黄金资源”开启钙基新材料征程。
沂水河畔,山东玻纤引进30万吨高性能(超高模)玻纤智造项目,年产12万吨高模量和3万吨超高模量玻纤池窑全面达产。玻璃纤维产业正在从“规模扩张”向“质量突围”大步迈进,全面抢占玻璃纤维高端领域的话语权。
这样的场景,正是新材料公司落实“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部署的生动缩影。这家总部位于淄博的产业航母,以70亿元注册资本为支点,整合11家权属企业,在延链补链强链优存量与项目并购重组拓增量的双轮驱动下,高端化工、纤维复合、钙基材料、光电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成型起势。
当传统制造业遇上数字革命,一场由“制造”到“智造”的蜕变在新材料公司各基地同步上演。无论是水泥“工业大脑”迭代升级,还是玻纤“黑灯工厂”颠覆传统,抑或“智能天团”全程护航,在山东省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指引下,三大智能化标杆项目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注脚。
让“绿色智造”名副其实,数智化应用已渗透每个角落。齐翔腾达中控室大屏实时追踪全厂人员位置,空中无人机与地面机器人协同巡检;东华科技工业大脑2.0取得突破性进展,原料磨、回转窑、水泥粉磨、余热发电、脱硝五个工序实现全过程智能管控,打造出了数智网联、内外循环、低碳高效的全新智能工厂;山东玻纤30万吨高性能玻纤智造线颠覆了人们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认知——生产线用工从300人减少到150余人,生产效率、产品质量节节攀升,“黑灯工厂”在新材料公司从构想变成现实,并在全行业领跑。
点石成金的奥秘,在于把创新链扎进产业链的土壤。面对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新材料公司深谙“高端化是生存之本”的铁律,用价值跃迁的实践,诠释着从产业升级到高端突围的进化逻辑。
8000名新材料产业铁军以“12345”发展思路为指引,在齐鲁大地铺开一幅新材料强省建设的壮阔画卷。这是山东能源新材料产业突围的密码。传统产业的凤凰涅槃,在新质生产力的熔炉中淬炼成钢。新材料公司正以四大集群为舰,以智能化、高端化为帆,向着一流新材料产业集团的目标全速进发。
(范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