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0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牧原董事长秦英林参加“民营企业进边疆·内蒙古行”活动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本报讯 (记者 李代广) 近日,由国家民委、全国工商联指导,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民营企业进边疆·内蒙古行活动在巴彦淖尔举行。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由国家民委、全国工商联于2023年联合发起,旨在通过搭建平台引导民营企业发挥资金、技术、管理优势,助力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1-2 2.jpg

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林受邀参加活动并发言。他在讲话时谈了三个方面的情况。

第一,国家一以贯之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秦英林表示,今年217日,他非常荣幸参加了民营企业座谈会,深切感受到党中央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是明确而坚定的。520日正式实施的《民营经济促进法》以法律形式进一步明确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充分彰显了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价值,让民营企业更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经营。

第二,兴边富民,勇担责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内蒙古土地辽阔,资源富集,具有独特的现代产业体系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边疆需要企业发展经济,企业需要边疆扩展业务,这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大好事,牧原响应号召,积极参与。

第三,依托产业优势,带动经济发展。秦英林表示,牧原专注养猪,一路走来,依靠创新,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从22头猪发展到现在年出栏7000万头的现代化养猪企业,从国内第一走向了世界第一。在规模优势的牵引下,牧原形成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猪肉产业链。牧原在深耕内蒙古市场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跟大家分享。

秦英林表示,牧原依托畜牧业产业链的优势,以产业带动地区发展。牧原2016年走进内蒙古,到现在养猪业务遍及4个盟市9个旗县,总资产达到了170亿元,员工人数6100人,牧原在内蒙古的企业中大学生有1883人。2024年出栏生猪365万头,屠宰了92万头,综合营收86亿元。为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完善联农助农机制,推动发展成果惠及边疆群众。秦英林表示,牧原创新了养猪的种养循环模式,把猪粪做成有机肥,把粪水做成液体肥,把水肥全部还田,物尽其用。用这样的方式,牧原帮助周边农户增加作物产量。2024年在内蒙古区域服务农户1.2万人次,服务农田18.7万亩,帮助农民每亩地减投增收259元。我们是建档立卡,逐户统计,去年合计增收4843万元,五年帮助周边农民累计增收了1.13亿元。这是实实在在的,我们很高兴,用产业的方式带动了周边的农户农民增收,受到了当地群众、政府的支持。

秦英林表示,牧原积极关注并参与土地沙漠化治理,利用猪粪水,通过滴灌这种先进的作业模式,开展对沙漠土壤的水肥利用,增加了沙土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肥料的含量,将沙土逐步由荒漠改成良田,改成可耕地,累计荒漠治理9.1万亩。场区周边的农户,我们帮助他们推平沙土,荒田配套滴灌。当年这些荒地的产量就可以达到每亩地900斤,通过这种形式,牧原进入到内蒙古,以实际行动带动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