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董东煤业:以思维“破冰”实现经营“破局”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常言说:“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做企业亦是如此。今年以来,澄合矿业董东煤业公司紧紧围绕“十大提升”“八条主线”,坚持思维破冰、实干破局、机制破题,抓管理、挖潜力、提效益,既“抠”又“省”,持续过好“紧日子”。

如何“抠”?那就得算好“经费账”。翻开《全面预算管理办法》,剔除了制约生产、经营中的痼疾,加持了更加高效、科学、合理的开源节流具体举措。

措施的落地生根,让各区队闻讯而动,运输区作为原煤运输线上的桥梁、纽带,不等不靠、寻找方法,对辖区范围、人员结构,特别是每日、每旬、每月的材料消耗、非必要支出、可节约成本进行“清算”,建立统一台账,做到心中有数。在“清家底”的基础上,召开“讨论会”,针对每项材料消耗逐项论证,弄清“如何使用成本最低?是否达到材料消耗最少?是否还有新的节支降耗的方法和途径?”。经过多次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可以在托辊上“抠门”一下。

由于胶带托辊在日积月累的运行中,受水煤、粘煤的影响,胶带黏附的煤泥掉落托辊两端面的支架和托辊轴上,出现端头堵死、不转现象,造成胶带跑偏和运转部件严重磨损。面对这种情况,维修工及时做到对故障托辊回收升井,除锈、渗油,二次检修复用。

按照每个托辊220元计算,每月平均回收托辊废旧35个,12个月就是420个,每年可节省材料费9.2万元,特别是在持续推进“八条主线”经营创效活动中,这9.2万元背后彰显的是“人人都是经营者、人人都是效益源”的责任担当和主人翁精神,更加可贵。

和运输区一样,其他单位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拿出降本增效管理频频“大招”,以“结硬寨,打呆仗”的举措,持之以恒抓好经营管控。

综采队推行“成本银行”机制,将月度成本指标分解至班组,建立成本“账户”,节约的成本可存入班组“账户”享受“利息”,出现材料“赤字”则需支付“贷款利息”;掘进队“创客”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设计“机尾跑道平衡装置”,在坑洼巷道保持皮带平衡,取得了良好的安全效果和经济效益……

“我们与困难交锋,和难题比拼,向管理要效率,倒逼‘求变’,走出精细管理创效路,让每一粒经营‘粮食’尽数归仓。”总经理雷慧君说。

(郭正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