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08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我们的故事从一草一木开始”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湖北卫民园林胡光琴夫妻创业纪实

3-1 1 胡光琴在修剪苗木.jpg

● 胡光琴在修剪苗木 

张同

428日,湖北省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产业转型发展培训会。会上,来自湖北卫民园林的胡光琴在会上分享了她和丈夫黄卫民的创业故事。人们惊叹,这个个头不高却气质非凡的农家女性,跟随着时代的发展步伐,以园林产业为主线,已打造出旅游观光、研学实践、餐饮住宿、奇石收藏观赏、民间刺绣等综合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从绣花女到种花人

胡光琴的家乡百里洲是长江流域最大的江心洲,有“万里长江第一洲”的美誉。1979年,21岁的她在枝江江口刺绣厂当了一名绣花工,跟着师傅杜海英学绣花,深得师傅的喜爱,也得到了师傅的真传。一年后刺绣厂解散,她回到了家乡。

八十年代的百里洲,刚刚从改革开放的号角里醒来。1980年,村里30亩梨园采取抓阄的方式承包给3户人家,每户10亩,胡光琴抓中了其中的一个。她和爱人黄卫民学习掌握了栽培管理技术,当年梨子丰产10万余斤,成了百里洲最早的一批万元户。

1984年初夏时节,胡光琴偶然看到一户人家门前种的几棵黄杨树很漂亮,萌生了让自家梨园也种上它的念头。一周后,他们的梨园四周便扦插了黄杨树苗,像平地而起的绿色小卫士。一个亲戚看到后建议他们向花卉苗木方向发展,并联系台湾的朋友,给他们寄来了十多种花卉种子。这些台湾花籽种下几个月之后,开出了姹紫嫣红的鲜花。夫妻俩把这些花花草草拖运到刘港镇上去卖,没想到却惊动了县里的领导。几十名省市领导来他们梨园参观,称赞胡光琴的梨园是植物王国的“复式楼”,梨树上的果、梨树下的花将田园装扮得锦绣如画。

 

从个人富裕到共同富裕

没过两年,梨子的价格受到市场冲击,许多农民都不种梨了。胡光琴他们也不例外,他们认定了种植花卉苗木这条路。他们种植的花卉苗木质优价廉,一些企事业单位纷纷前来购买。      

1990年冬天,从襄阳那边来了两个要买柑桔树苗的客户,爱人又去了外地,刚生下儿子尚未满月的胡光琴,把儿子放在床上,自己给客户数发树苗,一个晚上数二十几万株苗子,第二天客户运走树苗的时候说:“见过吃苦的,没见过你这种吃苦的,以后要买树苗,我们还找你!”订单多起来了,他们夫妻俩却发愁了。百里洲虽然是个美丽的地方,但进出都要过江,把花卉苗木运出去十分不便。经人介绍,胡光琴自己也去做了考察,这年年底,胡光琴夫妻举家搬迁到位于枝江市郊区的滕家河村,沿 318国道边的十亩荒地上兴家立业。半年后,他们把这片荒地改造成了地势平坦、排灌自如的好地。这就是初具规模的 “枝江卫民花木园艺场”。

距胡光琴家不远的马家店街道办事处宝筏寺村二组农民甘继华,40多岁了,他家田多劳力少,土地几近撂荒。胡光琴主动上门,劝甘继华加入了她的苗木生意,无偿为他提供草坪种苗,手把手教他栽培管理技术。甘继华的10多亩麦冬草发展起来后,胡光琴又以高价和他签订包销合同。短短几年时间,甘继华不仅置办了新房和全套家用电器,还有了一大笔存款买了崭新的小汽车。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们创办的“枝江市卫民苗木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带动扶持周边的农户共同经营、共奔富路。从1个镇的7个农户发展到5个镇(街办)的25个村1600多农户,花卉苗木基地面积达到了8700多亩,年经济效益突破1800万元,人年均增收达15000余元。

 

繁育成功世界独苗“枝江枫杨”

2008年春天的一个早晨,枝江林业局局长黄卫民来到胡光琴家。黄局长与胡光琴的爱人同名同姓。黄局长进门就说:“老哥子,能否借用你的妙手救救枝江枫杨,把它们繁殖下来?”胡光琴他们从报纸、广播、电视里知道枝江的周湖有一棵很特别的枫杨树。40多年前,当植物学界初次发现这个新物种时,它还仅是一棵独苗。在被命名之后的20多年里,各级林业专家试图对枝江枫杨进行繁殖,均告失败。胡光琴跟随爱人到了周湖村,看到了传说中的枝江枫杨,头一年被雷击过,这棵“独苗”已经半死不活。他们从老树上截取了6根拇指粗的枝条带回,在自家园中利用扦插和压条的方法,将这些树枝埋进土壤。除了普通的繁殖措施,他们还对这些枝条进行盖膜以保持水分。他们俩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来到园中查看生长情况。20多天后,这6根枝条全部枯死。紧接着又进行第二次扦插,还是不行,第三次,第四次……他们和枝江枫杨较上了劲。两年之后春天的一个清晨,黄卫民起床后习惯性地到田里看树苗子。一会儿,他高兴地跑回家向胡光琴报喜:“活了,活了,枝江枫杨插活了,你快去看啊!”胡光琴跑到田里,看到扦插的枝条上长出了嫩绿的小树叶儿,虽然那树叶儿小得像刚发芽的种子,在她眼里,那就是初生婴儿的眼睛!他们成功繁育了27棵濒临灭绝的“枝江枫杨”。这项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在枝江枫杨繁育成功之后,他们又把濒临绝种的枝江丹桂繁育下来,为植物学研究、实践和探索闯出了一条新路。

 

生态搭建的研学平台

201811月,胡光琴出席了中国妇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从北京开会回来,她投资十多万元,在卫民园林内兴建了“枝之绣坊”。绣坊建好后,她开车把杜海英师傅接来,师傅看到熟悉的绣花架、绣花绷、绣花线和绣花针,还有古色古香的“枝之绣坊”四个大字,眼里泛起了泪光。胡光琴觉得传承是对师傅最好的报答。“枝之绣坊”建起来后,一个新的文化产业在她心中悄然发芽。她把枝江爱好剪纸、纸雕、书画美术的人以及爱好收藏玛瑙石的人集中在一起,搭建了一个手工艺术作品展示平台——“民情文苑”。胡光琴还以园林景观为依托,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主题,结合园内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场馆开发出“走进卫民生态园,唱响金山银山曲”“走进奇石化石馆,触摸地球地质脉”“走进剪纸绣花坊,体验艺术酷生活”“徜徉林间辨植物,制作标本挂标签”等多门针对性强、趣味性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启迪中小学生智慧的研学课程供学生、家长和学校挑选。

20191115日,对于胡光琴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她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为来自阿塞拜疆、埃塞俄比亚、安提瓜和巴布达、巴林、波黑等16个国家和组织的44位女官员讲了一堂生动的生态发展课。有几个女官员在听了她的课之后,邀请胡光琴去他们的国家帮忙做景观设计。普通话说得不太标准,因为有现场翻译,加上她的课件早已被翻译成英文,丝毫没有影响这些外国女官员听课的效果。她身穿一件红色的风衣,手握极光笔,自如地点击大屏幕上的PPT,大屏幕上清晰地跳出一行字:我们的故事从一草一木开始。

五年来,湖北卫民园林接待研学学生6万多人。

有人问胡光琴,都已年过花甲了,还这么拼,为了什么呀?她说,为了培养更多的生态小公民,希望他们从小就知道,一草一木会伴随着我们一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