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科段、岗点基础设施陈旧,墙面破损、停车混乱、管理薄弱……曾是淮北矿业集团铁运处发展中遇到的最大“痛点”。
近年来,该处实施沿线岗点三年改造计划,依托“党建+3”,即“党建引领+支部共治+党员带头+治管并举”模式,以党建带动创建,齐心协力,治管固本,把“短板”变“样板”,把“痛点”变“亮点”,助力企业工作环境和职工精神风貌不断改善,不断推动矿区铁路发展高质量。
一盘棋布局——党建引领筑基
矿区铁路点多、线长、面广,分为烈山、临涣两个作业区,64个班组分布在矿区530多公里铁路线上。岗点职工大都实行小班工作制,他们远离市区、远离家人。对于职工来说,岗点不仅仅是工作的地方,更是生活的家园;对于铁运处来说,实施基层岗点改造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而是关乎长远发展的“必答题”。
该处坚持创建“一把手”工程,党委书记、处长任创建小组组长,把基层岗点创建工作作为实现职工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民心工程、解决文明创建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基础工程,并纳入年度工作部署去推进,处领导班子带头研究创建难题、推动创建工作、攻坚薄弱环节,保障创建经费,形成党建、创建一体化工作机制,实现双促进。
从2021年谋篇布局,绘制蓝图、路线图,投入1000余万元资金进行岗点改造,到2022年,该处完成33处岗点房屋修缮,再到2023年,30处岗点创建摆上日程。常态长效推进,改造路径越发清晰,步履始终坚定。
“面对面”听取基层职工意见,开展向国铁青町车站对标学习,制定《铁运处科(段)文明创建工作实施意见》等制度,开展每周五民主接待日活动,发放300余张“民情联系卡”,发放1000余份文明创建调查问卷......在开展基层岗点文明创建过程中,充分体现民生,把职工的意见建议贯穿全过程。
一张网覆盖——支部缔造共治
该处充分发挥基层15个党支部的一张网组织优势,动员干部职工投入到创建工作中,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全覆盖的创建组织网络,确保创建任务量化到人、创建工作辐射到位。
各支部积极引导职工转变思想,破除“等靠要”思想,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结合每个岗点实际,开展“一车站一创建”。段支部书记是本单位文明创建第一责任人,利用“三进”,带头走到第一线、下到最基层,亲自挂帅、靠前指挥、亲力亲为,带头亮身份作表率,向职工宣传文明创建的意义,了解职工的生活、工作、心理等情况,第一时间发现薄弱环节、第一时间响应职工诉求、第一时间解决创建难题,真正把文明创建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段支委成员实行包保责任制,建立联系点,分片包干、分解任务、责任到人,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切实把创建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规整管线、拆除危房、粉刷墙面、定置管理;修建菜园、见缝插绿、牌板上墙等美化工程一项项任务按期完成。
“处里加大了对站点的投入,为职工配备了整体淋浴房、整体厨房,发放了床上用品三件套等,实现无线网全覆盖。我们把岗点当作家,对物品实行定置管理,开展环境整治,岗点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处马庄车站职工说。
一面旗引领——党员带头作为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全处638名党员主动践行党员义务,包联8个机关科室、11个科段64个班组,明确包保党员、包保班组,建立工作台账,跟踪落实实施效果。
党员在文明创建中自觉做到“四个带头”,带头规范个人言行,积极参与文明创建;带头改善作业环境,实现环境共建;带头树立文明形象,提升服务水平;带头参与公共活动,争当文明创建志愿者。通过设置党员包保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带动全处职工参与文明创建之中,做到每个岗点有人抓,每个死角有人管。
一股劲推进——治管并举固本
该处把创建“回头看”作为持续巩固文明创建成果的重要手段。在“回头看”中,重点看看各支部曾经治理过的问题是否又有抬头,不文明现象是否回潮,在“回头看”中推动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加快形成、逐步完善;职工通过“回头看”,经常对照文明标准检视自己文明意识是否降低了、不文明陋习是否又出现在自己身上,在一次次的“回头看”中提升素养、巩固行为自觉。
通过每季度召开文明创建现场推进会,赛马争先,展示岗点新貌。对获得“样板岗点”的,给予班组每人100元市场化工资进行兑现,班组长现身谈创建经验,让班组有“面子”,有“票子”;对在创建工作中推进缓慢、推诿扯皮、创建不达标的单位进行电子屏公开曝光,并回购内部市场化。
如今的矿区铁路,工作环境整洁优美,生活环境舒适温馨,站容站貌焕然一新,文化引领融入日常,全处上下文明和谐,看得到的创建成果赫然在目。“岗点文明创建没有完成时,只有常态长效进行时。2023年,该处将持续改善职工工作生活环境,不断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推动企业发展高质量。”该处领导说(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