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京雄城际铁路李营既有线施工现场,尽管艳阳高照,还是一阵阵寒气袭人,尤其是一大早,阵阵寒风吹在人脸上、耳朵上、鼻子上,阵阵酸疼,鼻涕还不时地往下流。
在李营站既有线右边的一股道上,中国铁建电气化局三公司京雄城际铁路项目部导师郗望和六个去年入职的年轻徒弟,手被冻得通红。
几个徒弟紧跟着郗望,一会儿展开图纸,逐一核对既有线上空哪个是腕臂,哪个是吊弦,屹立在路基两侧的接触网支柱与另一个支柱的间隔距离是多少;一会儿又围在郗望身边,紧盯着他的双手,在接触网激光测距仪和空中的接触线之间,不停地移动;一会儿又拿出随身携带的记事本,把他讲解的要点记下来……
与去年毕业后分到公司时的集中学习训练不同,这几天跟着导师郗望一起到现场操练,他专挑环境恶劣的地方,专门挑转弯的地方和有坡度的线路,又专门迎着太阳光操练。
连续几天,郗望带着徒弟在现场,一会儿对着仪器,仔细地给徒弟们讲怎样选择合适的线路找水平;一会儿强调夏天什么时候使用仪器数据最准确,冬天在现场检测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什么;站在曲线半径线路上测量与直线测量有何区别;接触网施工对高铁安全快速平稳运行会产生哪些影响……
“开始,我们还觉得项目部和导师这个时候让我们到现场来实操练习是多此一举,经过连续几天现场实操训练,才知道冬天和初春气候不稳定的时候,测量接触网支柱限界、拉出值和导高等数据,也会有误差。”
几天下来,六个徒弟体会到,测量接触网支柱限界、拉出值和导高等数据学问还真是很大。就说在转弯处测量,选择迎风,或背风,站在道床里面,或路基一侧,或在曲线处测量,都各有讲究......
在导师带徒意见征询会上,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崔云强问起大家对导师专门挑选复杂环境的地方去练兵,有何感想,六个徒弟异口同声地说:
“在复杂环境下练兵,我们成长得会更快!”(郑传海 姜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