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13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攻克种业“芯片” 捧牢“糖罐子”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广西破解糖料蔗种“卡脖子”观察

■  覃星星  陈一帆

食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作为全国最大的糖料种植基地以及最大的食糖主产区,近年来,广西通过持续加大良种选育和技术攻关力度,糖料蔗种业“卡脖子”现象得到明显缓解,但仍面临着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够、新品种市场推广难等诸多挑战,破解“大产业、小种业”瓶颈有待过关迈坎。

地处祖国西南的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连续多个榨季占全国60%左右。多年来,广西坚持打好种业“翻身仗”,促进糖料蔗种子不断更新换代。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食糖消费需求迅速增长,但国内食糖产量难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糖料蔗种关系着国人的‘糖罐子’能否端得稳、端得牢。”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主任李杨瑞说,长期以来,甜蜜事业的“当家花旦”被进口种子垄断,各地自育的糖料蔗品种因亩产、糖分、宿根性等指标不如人意,一度身处窘境。

“把甘蔗育种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是端稳‘糖罐子’的重要一环。”李杨瑞表示,蔗糖业是广西重要优势产业之一,对保障我国食糖供给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多年来,广西农科院不断扩大育种规模,增加组合数,加大野生种子资源的收集利用,与本地品种进行杂交,不断推出新品种。”李杨瑞说,糖料蔗品种自主创新已取得进展,改变了长期以来进口种子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我国自主培育的桂糖系列品种的“开花结果”。桂糖42号、桂糖44号、桂糖46号、桂糖49号、桂糖55号、桂糖60号等桂系甘蔗品种,在高产、高糖、早熟、强宿根、抗病、抗倒伏等6项性能指标上,均优于原来多个进口品种。同时,桂糖44号还凭借其耐机收的强宿根性,成为全国最适于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甘蔗品种,桂糖42号更是以其突出的抗倒和耐旱能力连续多年成为广西和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糖料蔗品种。

记者走访调研了解到,广西甘蔗育种团队成功选育出的桂糖29号至桂糖60号等30余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糖料蔗新品种,累计应用面积1900多万亩,获得良好社会经济效益。

在糖料蔗种植面积较广的广西崇左市,糖料蔗良种率达99%以上。崇左市江州区糖料蔗种植大户陆超学种了糖料蔗120余亩,其中桂糖42号、桂柳05136两个优良品种,种植面积占80%。“相较于之前使用的进口种子,这两个品种早熟、糖分高、亩产高、宿根性强。”陆超学说,种植新品种后,亩产量稳定在6吨左右。

当下,广西糖料蔗良种科研攻关不断突破。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主任李文纲介绍,目前,广西自育糖料蔗品种49个,在农业农村部登记品种中占比40%;糖料蔗种植良种覆盖率98%,其中自育品种覆盖率近90%;建设糖料蔗良种繁育推广基地72个,建设面积10万亩,商品化供种能力达80万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