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
齐鲁制药亮相2021服贸会
■ 李书忠 张海滨
今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启航之年,如何开好局、起好步,两会传递重要信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提出了《关于加强社区全科医生培养的建议》。她提议将全科医学设为重点学科,加强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全科医生团队培养和能力提升。
当前,我国正处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其在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其中,最关键的一环是人才培养,尤其是全科医生的培养。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和医疗费用的“守门人”,为让更多百姓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人大代表李燕特别强调,持续赋能基层医疗机构,推动医疗资源下沉的同时,要壮大全科医生人才队伍,助力实现首诊在基层;全面推进全科医生培养工作,激发全科医生自驱力,引导在岗医生“终身学习”,培养合格的百姓健康守门人,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
产业创新:
助推民族医药企业上台阶
多年来,李燕带领齐鲁制药以不断满足患者的临床用药需求为目标,持续深耕抗肿瘤药物研发领域,以不竭的进取精神提升着中国医药企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作为齐鲁制药集团总裁,她在推动民族医药产业创新升级方面有着深刻见解。
她说,一方面应从国家层面,进一步明确医药产业的战略地位,建立完整的政策支持体系,采取切实措施支持民族医药企业创新、升级、发展;另一方面,应进一步优化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加速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助力民族医药企业加快原始创新。
做有温度的科技创新,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国产优质好药,一直是李燕和她所属的齐鲁制药不懈的追求。齐鲁制药坚持仿创结合、以创为主,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展高端仿制药的快速开发,贯穿企业快速发展的三十余年;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涉足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发,为齐鲁生物医药发展奠定基础;2000年以后,齐鲁研发向高技术领域药物延伸:新型给药技术药物、以抗体为代表的新一代生物药物,以及创新化学药物;2010年以来,齐鲁制药在美国成立多个公司、加强国际合作,利用海外资源,开展创新生物药物和化学药物的研究;进入“十四五”阶段,围绕“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大力度实施科技创新,在未被满足的重大疾病治疗领域,布局完善了产品生产线,实现了以全球视野融入世界医药创新体系的战略目标,研创了新药物项目80余项,已有15项进入临床研究,到“十四五”末,预计上市1类新药10-12个新品种。
质量创新:
让产品和市场与国际接轨
目前,齐鲁制药集团继续瞄准世界医药前沿,在临床未满足用药需求重大疾病领域,不断深入布局,加大投入,力争早出、多出重大科技成果并转化成药品上市,服务人民群众。
“我们一直有一个追求,就是凭借我们的质量优势和丰富的产品线优势,把“齐鲁好药 打造成‘国民好药’。”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告诉记者,“在这方面我们还是有一些自信和底气的。”产品质量是一家企业立足和发展的根本,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创业之始,齐鲁制药就把“以质量求生存”写进了“企业的百万分之一即是患者的百分之百”企业发展的36字方针里。哪怕企业有极其微小的失误,也会对产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对于使用这粒药的患者来说,造成的伤害更是无可挽回的。集团用这句话告诫每一个员工,时刻绷紧质量弦,做到精益求精。
亮眼产品数量的背后是齐鲁制药极致质量管理文化的体现:公司始终秉承国际先进的“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进行质量控制和管理。即:一个药品从项目立项到化合物筛选、晶型选择、工艺设计阶段、制剂处方设计阶段、再到后端规模化生产的环境控制、产品在线检验等以及产品进入临床后的储运转移、使用、处置等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系统设计,选择最优方案以确保产品质量。
齐鲁制药这种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精准、求精文化,获得了国内外权威机构广泛认可:首批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版GMP认证企业之一、国内首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无菌产品认证企业、国内首家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EDQM)无菌产品认证企业、国内首家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无菌产品认证企业……
除了执行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标准、做到药品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外,齐鲁制药还拥有全球最优质、高端的硬件保障设施,以智能控制和大数据应用为核心,建设数字化、信息化工厂,从而实现智能制造。
自2014年以来,齐鲁制药相继在美国西雅图、旧金山、波士顿以及上海建成4个创新中心,构建起以济南总部药物研究院为研发主体,上游与齐鲁制药美国公司、国内外创新研究公司相衔接,下游与各子公司研发部相对接,涵盖化学、生物技术等多领域科创产品,建立完善开发、产业化的创新研发体系,并斥巨资建成了科研平台和药物开发技术平台。目前,拥有小分子药化精准设计平台、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抗体组合、溶癯病毒、ADC技术平台、纳米药物递送等多项核心技术平台。
该集团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跟国际创新药物发展趋势,建立中美联动五大研发平台,整合全球优质资源,持续研发“全球新”“全球好”药物。目前,集团55个药物国内首家或独家上市,7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申请专利759件,已获授权专利445件;21项PCT申请在美国、欧洲、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获得76项授权;在美通过挑战专利获批上市制剂产品多个。2022年度集团研发投入38.9亿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10.4%。
人大代表李燕领衔的齐鲁制药集团,深入实施“创新“与“全球化”两大战略,驱动实业报国。她不仅有“择高处立”的战略眼光,更有“寻平处坐”的耐心。情怀驱动创业之心,截至目前,该集团累计研发上市300多个产品。
巾帼企业家李燕在企业管理方面刚柔相济,对品质要求苛刻,始终用科技表达着她的暖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