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18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铿锵“巾帼红” 筑梦“兵工蓝”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兵器北重集团职工廖丽娟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2022年岁末年终,对廖丽娟来说收获满满。廖丽娟被授予202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最美职工”、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北疆工匠称号,她的荣誉簿上再添两枚闪耀的徽章。

2-1 1 1.jpg

廖丽娟(右一)被授予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北疆工匠称号。

“不爱红妆爱工装”


    作为中国兵器北重集团设备维修中心为数不多的女同志,有人称她“女汉子”,有人说她“工作狂”,更有人说她“不爱红妆爱工装”是个不折不扣的“技术控”。

    2008年,廖丽娟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择优分配到北重集团数控设备维修中心,干起了数控设备维修这个多由男人们来干的行当。从那一刻起,这个只有21岁的女孩就与数控设备维修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们班组都是男同志,我就暗下决心,我不能比他们差,要干就把工作干到最好、干到极致,在数控设备维修领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梦想。”廖丽娟初生牛犊不怕虎,凭着一股子热情、一股子韧劲儿,一头扎进了数控设备维修领域。“每天要接触的新东西太多了,我那时就养成了一个习惯,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把不认识的零部件和师傅的操作要领记下来。”廖丽娟边说边从工服口袋拿出了一个小本子:“我这也不算什么经验,就是习惯,都是随手记的,帮助我晚上复盘、消化,直到烂熟于心。”

    有付出就有收获。2011年,24岁的廖丽娟在内蒙古自治区维修电工(PLC)职业技能竞赛中,一举折桂,2012年,她又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中,再度夺魁,成为北重集团数控设备维修领域的“女状元”,同年她也收获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国家级荣誉——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2-2 1 2.jpg

廖丽娟担任包头市火炮随动系统装调工职业技能比赛裁判。


收获更多荣誉


    “一战成名”的廖丽娟没有被眼前的荣誉冲昏头脑,为了快速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她每天跑现场、查机情、登高空、下地坑,哪里有设备她就往哪儿“钻”,一遍遍研究各种设备的结构、原理。廖丽娟会的东西越来越多,胆子也越来越大。单位一台动梁龙门镗铣床横梁抱闸出现问题,而抱闸装置在机床立柱的最顶端,离地面有六米多高,谁上去安装成了难题。廖丽娟自告奋勇跟师傅们说:“我个子不高,比较灵活,我爬上去修。”“当时爬到上面机床问题是顺利解决了,但下来以后才发觉两条腿不听使唤地抖。”廖丽娟说。

    201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全国青年岗位能手、2015年全国五一巾帼标兵……收获更多荣誉的同时,廖丽娟始终坚持扎根一线,短短几年的时间,她已完全掌握了工厂300余台国内外数控设备的维修、维护、保养技术方法,她所提出的100余项合理化建议得以成功运用和实施,“创新发明、节约增效”为企业节创价值300余万元,并通过“修旧利废”节创备件和外委费用近130余万元,修复的备件均正常使用超过3年。


“不可能”变成“可能”


    刚入厂时,师傅告诉廖丽娟一句话“设备不转,再贵也是废铁,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变废为宝’”。随着北重集团产业转型升级,数控设备已经成为企业智能制造的主力军,设备维修维护将是保障生产高效运行的重中之重。一次,一台用于军品淬火处理的专用设备,由于系统数据丢失,导致无法启动。设备方的技术人员赶过来需要一周的时间,可是军品任务紧急,一天也耽误不了。公司迅速成立攻关小组,可在原有备份数据全部丢失,无法核对的情况下,很多维修“大拿”也犯了难。廖丽娟主动请缨,用她的话就是放手一搏“死马当成活马医”,只见她像个中医大夫一样“望、闻、问、切”对设备进行全方位诊断。她按照平时娴熟的操作方法,一一找出检测项,对设备各功能部件反复测试,可当设备上电,系统依然无法启动。当大家都泄气时,廖丽娟却不急不躁地理清思路,通过与操作人员交谈、查阅相关资料,她决定放弃常规检测手段,借鉴其他设备上的数据重新编程,经过反复摸索和大胆尝试,终于找到了症结,通过修改系统参数及相关数据,使设备恢复了正常运行。

    除了关键时刻顶得上,廖丽娟在单位还是出了名的攻关能手,将工作中很多次的“不可能”变成“可能”。前年,防务事业部501车间有台二十多年前进口的人工后坐力试验台,试验台所用器件均已淘汰无法维修,存在安全隐患大故障率高等诸多问题。最终,在廖丽娟的带领下,经过数不清的失败后,她的团队用时三个月完成了该设备的改造,实现高效运转。“当设备停在那儿,产品出不去,真是急得一宿一宿睡不着,脑子里跟过电影儿一样,直到问题解决了,这才能睡个踏实觉,每每这个时候,我是真的高兴,比买件儿新衣服都高兴。”说到这儿廖丽娟腼腆地笑了。


获得数控机床“救星”的称号


    多年来,廖丽娟秉承“准确、及时、高效”的理念,为武器装备的生产保驾护航。迄今为止共突破技术攻关项目近600余项,完成设备的大中修项目60余项、更新改造项目6项、非标设备自主研发项目3项,获得党员创新登高优秀项目奖1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作为廖丽娟数控装调工创新工作室的负责人,多年来,她带领团队日以继夜、攻坚克难,在数控设备维修领域取得重重突破。在日常工作中,她总结归纳了廖丽娟提升双安全检测故障诊断效率操作法、解决CTX310系统数据丢失操作法等,编制成特色操作法,通过高技能人才现场演示、兵器集团公司线上培训、中工云课堂直播等授课方式让更多的数控设备维修人员快捷掌握维修方法,为企业培养了一批维修领域高技能人才。

    这些年,数控设备维修不仅让廖丽娟练就了一身扎实技艺,更让她获得数控机床“救星”的称号。提及“人工智能和全面自动化时代的到来”,廖丽娟有着自己的理解,那就是对智能技术永无止境的攀登和对专业领域精益求精的追求。

(段文洁 杨家辉 于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