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新燕
2022年,是北重集团发展史上极不寻常、殊为不易的一年。纵使困难重重,但北重人前行的步伐铿锵有力,始终如一。
北重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落实集团公司党组“1+5”战略,统筹推进生产经营、科技创新、安全质量、市场营销、物流运输等重要生产任务,抓创新、抓改革、抓管理、抓市场。回看2022年公司经济运行状况,公司顶住了多重压力,生产经营总体保持稳中向好的基本面。
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
把大局——
统筹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
谁都没有预料到,新冠肺炎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这样来势汹汹袭来。公司感染人数增加,经历了近两个月的“封闭”管理。
如何遏制疫情?怎么发展经济?职工收入如何保障?
在大战大考前公司领导班子运筹帷幄,果断决策,一边常态化防疫,一边按下复产复工的快进键,与时间赛跑,一刻不懈怠,争分夺秒向全年目标冲刺,走出了一条边疫情防控边复产复工的最优路径。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用坚持坚韧坚守打响了疫情防控人力组织战、物资保障战、病毒消杀战。
面对艰巨繁重的科研生产任务,公司经历了疫情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的艰巨考验,公司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从总部机关到生产一线,从战疫最前沿到服务保障大后方,近两千名职工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集结驻厂办公,党员骨干冲锋在前,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有力有效的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措施,最大限度保障了职工生命安全和公司经营平稳运行。
干大事——
推动核心业务高质量发展
2022,迈向更快、更高、更强、更高质量发展的“通关密码”是什么?毫无疑问,唯一答案就是实干!
公司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抓好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力实施“人机隔离、机器换人、黑灯工厂”专项工作,树牢“零事故”“零伤害”的目标追求。充分运用“20防”“九个查”方式方法,对科研试验、工艺技术、生产现场等18个方面开展无死角排查,先后梳理644项隐患并全部整顿整改,实现管理和技术“双闭环”。以装备质量清查整顿为契机,严格按照“双五归零”方法,对归零问题、归零措施进行再梳理、再分析、再强基固本,有效推动质量工作不断提升。
这一年,公司坚持“大总装、大协调、大配套”工作理念,顺利完成全年装备承制任务,全面实现军品计划达成率100%、舰炮定型产品试验成功率100%等里程碑目标。圆满完成国际军事比赛-2022、雪域-2022、“中俄-海上2022”等各类大型演习及远航护航保障任务。
这一年,特钢事业部累计承揽合同15.9亿元,创历史新高。国内16个超超临界火电项目全部中标。模具钢销售网实现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全覆盖,订单破亿元大关。首个海外超超临界电站项目——巴基斯坦吉航项目实现并网发电,海外市场知名度不断提升。实现178台无人驾驶矿用车运行布局,位居全球第三位。服务保障事业部梧桐府项目主体封顶,园区管理水平明显提升,节能降耗成效显著,综合治理有序推进。铸锻公司中标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装备配件项目。绞链梁产品首批发往用户,打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专汽公司首次实现呼鄂两市环卫车辆批量销售,成功入围大唐矿业、杉杉科技等大型企业合格供应商并实现首次销售。北方风驰物流港运输市场同比增长10%,仓储业务同比增收35%。
这一年,17米超长无缝钢管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填补国内超长超高压钢管制造领域空白。核级主蒸汽管道研制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实现与国核集团合作。镍基合金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全国产化NTE360C大型电动轮矿用车成功下线,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取得标志性成果。AT150纯电动智慧矿车项目稳步推进。铁路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提高到99.6%。新能源环卫车辆完成系列产品科研试制,并获得生产销售资质。
这一年,公司紧盯财务管理、工艺创新、节能降耗等8大领域,制定122项提质增效工作清单,逐项跟踪、逐月落实,全方位压降经营成本,全年节创9700余万元。公司深入开展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开展各项劳动竞赛770项,征集合理化建议3.3万条,实施完成率99%,全年节创2927万元。
这一年,公司出台《“人才发展33条”重点措施》等8项政策文件,明确“十四五”人才建设“一、四、四”工作思路、4个“12345”发展目标,推动实施人才“四大工程”。新增兵器首席技师1人、兵器关键技能带头人6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人,签约博士3人、硕士53人,王士良工作室获批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这一年,公司获评集团公司2021年度综合考核评价结果A级、2021年度党建考核A级。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集团公司人才工作先进单位”“2021年度集团公司重大专项装备服务保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这背后,离不开每一个北重人与严寒高温同行、与沙尘风暴为伴、与荒滩戈壁为伍、与疫情战斗的忙碌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