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06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90后焊接“先锋”杨佳龙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6-2 2 90后焊接“先锋”杨佳龙1930.jpg

相较于北重集团的同龄人,1992年出生的杨佳龙可以说已经是多项荣誉傍身了:2016年代表公司参加“首届军民融合职业技能竞赛”焊接项目,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被集团公司授予“兵器工业技术能手”“兵器工业青年技术能手”称号;

参加“包头市职业技能竞赛”焊接项目,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被包头市工会授予“包头市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2017年,被国务院国有资产委员会授予“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称号;

2021年,参加“匠心杯”装备维修职业技能大赛焊接项目获得银奖;

今年,他再一次走上领奖台,被评为“内蒙古向上向善好青年”。

“我是幸运的,我的成长验证了一句话:好平台是职业的加速器,你可以发挥更多的潜在价值,更容易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北重集团就是这样一个平台。”杨佳龙跟笔者这样说。

“一条焊缝,关系装备质量”

杨佳龙出生在农民家庭,读完高中后,为了能尽早自食其力分担家庭负担,他选择来到包头市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焊接技术。在校时不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操训练,他都比别的学生更努力,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毕业后,杨佳龙进入了他一直向往的北重集团,在防务事业部407车间当一名焊接工人。

刚到生产车间时,杨佳龙有些“手足无措”,但幸运的是,他遇到了 “授业恩师”,公司劳模中鼎鼎大名的于敏利师傅,于师傅肩负起了“传、帮、带”职责。

“一条焊缝,关系装备质量”这是于敏利经常对杨佳龙说的一句话。所谓严师出高徒,在于敏利师傅的悉心指导下,杨佳龙很快便把学校所学与生产实际融合的恰到好处。

焊接实操时,工作服里的汗水从头流到脚,手不能有任何抖动。因此身材纤瘦的杨佳龙在家中准备了一对哑铃,回到家没事干就锻炼臂力。

有时温度高达几百、上千摄氏度的焊花飞溅到工作服上,可瞬间将其穿透,在皮肤上烫出水泡。

这些对杨佳龙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仰焊是最难操作的焊接技术,尽管穿着防护服,产生的火花还是会喷到肩膀和手臂上,小水泡多的是,不足为奇。”杨佳龙提及工作轻描淡写地说道。

“魔鬼训练”促成“高光”时刻

2016年,是杨佳龙的人生的转折点,也是起涨点。在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匠心杯”装备维修职业技能大赛中,来自各行各业的354名技能“工匠”同台竞技,角逐装备维修领域技能人才的最高荣誉。

当时比赛的场景杨佳龙仍记忆犹新。高强度的训练,让没有参赛经验的他有些惊愕。

他回忆道:“当时的训练可以说是‘魔鬼训练’,上午按比赛流程走一套比赛试件,下午针对自身弱项进行强化训练,晚上狂刷几百道理论模拟考题。”

1毫米,相当于一粒小米的直径。这个频繁出现在评分标准里的数字,是每一个选手拿好成绩的突破点。1毫米内的公差范围,对于焊工来说,只能单纯依靠自身技巧和经验。而秘诀只有一个,就是靠量变积累到质变转化。

杨佳龙从头学起,遇到复杂工艺操作,他常常追着师傅们“刨根问底”。公司劳模中的“大佬”闫炯负责公司参赛选手的培训,闫师傅也放弃疗养机会,“挤”出更多时间指导他,白天一起操作,晚上一起“啃”书,就这样一直持续到比赛结束。

杨佳龙不负众望,获得了焊工项目银奖,这也是公司职工首次在全国一类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

站在领奖台上,杨佳龙在掌声中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也更加笃定了焊接工作是自己的毕生追求。

“哪里有难活,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哪里有‘大活’‘难活’,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近五十人的焊接车间里,没人不认识他,尽管这个年轻的“90后”小伙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但提起他,大家都说这个小伙子不一般,有点真本事!”407车间党支部书记张博介绍道。

获得荣誉后,杨佳龙没有感到太多兴奋,更多的是荣誉带来的责任。激烈的比赛,不仅提升了他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让他发现了自己很多不足。回到工作岗位,他从普通手工焊、二氧化碳保护焊、氩弧焊,再到自动化焊接,他都是不吃透弄通绝不罢休。

努力工作不仅仅挂在杨佳龙的嘴边,更体现在他的行动中。对于焊接难度大的产品,他主动和技术人员一起认真分析产品结构、焊接工艺,进行技术攻关,对每件产品都精心焊接。此外他还经常带领身边同事开动脑筋,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实物质量。

他潜心钻研,协助于敏利师傅开创了“于敏利双丝焊技术先进操作法”。

他还解决了手动焊接自动化焊接设备外观成型差、焊道内腔气孔夹渣等问题及相关工种在产品制造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破解了生产窄口。同时,根据优化的焊接工艺参数进行合理编程和焊接,避免产生焊接裂纹,彻底解决了焊缝质量不稳定的难题,提升了装备产品焊接结构的整体质量。

2020年,防务事业部派出杨佳龙保障某舰进行出港试验。他身穿密不透风的防护服,24小时不曾合眼,确保了某舰的顺利启航,他的表现得到了舰船广大官兵的一致认可。

“技能需要沉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对于杨佳龙而言,焊接没有终点,朵朵焊花将继续铺就他的工匠之路。

(乔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