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5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2022成都企业100强榜单重磅发布 兴城集团营业收入达到1970亿元 实现本土市属国企世界500强零的突破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1-21 1 头版配图.jpg 


     ■ 张建忠 本报记者 樊瑛

     2021年,年营业收入分析——

    ★成都企业100强,年营业收入23128.94亿元,同比增长23.34%;

    ★成都制造业100强,年营业收入14530.51亿元,同比增长9.04%;

    ★成都民营企业100强,年营业收入9097.94亿元,同比增长8.04%;

    ★成都服务业100强,年营业收入8862.22亿元,同比增长35.03%。

      2022年,成都企业100强评选与发布走进了第十二个年头,忠实记录和见证了成都企业踔厉奋发谋发展、勇毅前行谱新篇的光辉历程。“2022成都企业100强”的评选排序,得到了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以及广大商协会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这是一年一度成都企业界的盛事,是伟大企业家精神的生动诠释,是成都企业底色的真实写照。

    记者了解到,“2022成都企业100强榜单”是基于2021年的企业营业收入进行排序出炉。回首2021年,在这极不平凡的一年里,成都的大企业、大集团直面风险挑战、积极应对,交出了满意答卷!

    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是市场主体。企业兴则经济兴,经济兴则国家兴。“成都100强企业”的评选与发布,见证了成都大企业、大集团成长与发展的历程,为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了解掌握全市大企业、大集团的发展动态,进行城际间比较分析,制定发展对策措施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宣传成都市大企业大集团,扩大社会影响,拓宽经营市场,提振企业自信,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成都企业100强榜单》

 是成都企业底色的真实写照


    成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四个企业100强榜单,得到了中国企业联合会的充分肯定和赞许。“四个100强”指:成都企业100强、成都制造业企业100强、成都民营企业100强和成都服务业企业100强。

    从2022成都企业100强总体规模上看,2022成都企业100强与2021成都企业100强相比,企业的总体规模继续扩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继续加大,营业收入总额超过2万亿,达到23,128.94亿元,其中上百亿的企业达到48户,比上年增加5户;上千亿的企业4户,比上年增加2户。成都企业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

    2022成都企业100强主要经济指标显示:营业收入23,128.94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了4,376.7亿元,增长了23.34%;资产总额53,540.58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了3,662.88亿元,增长了7.34%; 所有者权益12,724.18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了450.41亿元,增长了3.67%;纳税总额1,162.86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了153.35亿元,增长了15.19%; 从业人数99.65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加了4.96万人,增长了5.24%。



 2022《成都企业100强榜单》

 彰显出成都企业六大亮点


    今天的盛典与成就,承载着成都企业和企业家的辛勤付出和辉煌荣耀。2022成都企业100强榜单中,可以看到今年的榜单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和新的亮点。

    一是四个百强企业榜单的入围门槛全面上升。

    成都企业100强入围门槛为36.66亿元,比上年的31.41亿元增长了16.71%;制造业企业100强入围门槛为13.50亿元,比上年的12.7亿元增长了6.30%;民营企业100强入围门槛为11.44亿元,比上年的10.30亿元增长了11.07%;服务业企业100强入围门槛为5.02亿元,比上年的4.54亿元增长了10.57%。总体发展平稳、稳中有进。

    二是四个百强企业榜单的营业收入、资产规模全部上涨。

    成都企业100强营业收入达到23128.94亿元,资产总额达到53540.58亿元,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3.34%和7.34%;制造业企业100强营业收入为14530.51亿元,资产总额为15416.63亿元,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了9.04%和3.40%;民营企业100强营业收入为9097.94亿元,资产总额为11003.76亿元,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了8.04%和10.75%。服务业企业100强营业收入为8862.22亿元,资产总额为38684.23亿元,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了35.03%和6.30%。这表明成都经济社会发展正不断恢复并步入稳定发展阶段。

    三是四个百强企业榜单的纳税总额全部实现正增长。

    成都企业100强纳税总额为1162.86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5.19%;制造业企业100强纳税总额783.27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40%;民营企业100强纳税总额为284.53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94%;服务业企业100强纳税总额为421.1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2.58%。

    四是营业收入负增长企业大幅减少。

    从成都企业100强企业榜来看,呈负增长的企业12户,比上年减少13户,比2019年减少12户。从近三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成都企业在发展中彰显出强大的韧性,企业信心持续恢复。

    五是百强企业吸纳就业情况稳步增长。

    从成都企业100强榜来看,2021年从业人数为99.65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加了4.96万人,增长了5.24%。其中国有企业吸纳就业人员达46.78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加了1.62万人,增长了3.59%;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人员为40.05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加了2.5万人,增长了6.66%。

    六是百强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从成都企业100强企业榜来看,100强企业研发投入总额为256.60亿元,比上年增加了51.29亿元,增长了24.98%。研发投入上亿的企业40家,其中超过10亿的企业9家, 55.13%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呈现增长,表明多数企业的研发投入意愿都比上年有所提高,愿意投入更多资金进行研发。企业拥有专利总数为28503件,比上年增加了3452件,增长了13.78%;企业创新产出水平持续提高。以上的数据都说明,成都以产业建圈强链理念变革产业发展方式,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很好地发挥了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在创新中实现跨越发展

 持续推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成都企业的排名数量和位置有明显提升,大企业在今年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不少企业规模已经进入世界前列,极大地增强了成都持续推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信心和底气。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青山”,党和政府是企业发展的“靠山”。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成都的大企业、大集团一定能够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化危为机、蝶变新生;一定能够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努力实现企业由大到强的根本性转变,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更好地践行社会责任,协同中小企业共同发展,不断谱写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崭新篇章。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标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起点,描绘的宏伟蓝图,既是企业全力以赴的光荣使命,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战略机遇。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广大企业和企业家要从党的二十大精神中找到方向和定位,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强担当,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中善作为,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突破更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断在创新中实现跨越发展,为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