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3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简讯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八部门发文加大金融支持创新力度

    近日,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印发《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推进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科创金融改革,加大金融支持创新力度。总体方案着眼金融、科技和产业良性循环与互动,紧扣科技高水平供给和区域高质量发展,以金融支持长三角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广渠道、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为主线,从健全科创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推动科创金融产品创新、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科技赋能金融、夯实科创金融基础、扎实推进金融风险防控等7个方面提出19项具体政策措施。总体方案提出,通过5年左右时间,将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打造成为科创金融合作示范区、产品业务创新集聚区、改革政策先行先试区、金融生态建设样板区、产城深度融合领先区。(吴秋余)


北京打造人工智能产业新高地

    北京已成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领先地区, 2022年相关产值规模预计约2270亿元。高影响力学者数量居全国之首,学术成果显著。未来,北京将继续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迈进。记者近日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获悉,已经聚集了约1500家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企业,人工智能17个领域领跑全国,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逐渐成为首都新的经济增长点。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年人工智能产值规模达2070亿元,同比增长11%;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相关产值规模预计约2270亿元,同比增长9.7%,成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领先地区。(赖志凯)


上海发文促进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发展

    上海21日发布《上海市加快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致力于加快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培育发展新动能。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上海将力争到2025年,研发经济总体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培育或引进100个以上创新药和医疗器械重磅产品,培育50家以上具备生物医药研发、销售、结算等复合功能的创新型总部;到2030年,上海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地位进一步凸显,研发经济成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若干政策措施核心内容分为六大方面,分别是提升研发创新能力、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研发生产新模式、引进和培育创新型总部、支持高水平孵化转化平台建设、提高生物医药知识产权交易活跃度、支持研发创新产品的上市和使用,具体包含优化创新药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支持政策、在上海技术交易所开设“生物医药专板”、试点推行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完善创新药械纳入商业医疗保险推荐机制等。其中,优化创新药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支持政策提出,上海将对在本地注册申请人获得注册证书、委托外省市企业(包括关联公司)生产,并实现实际产出的创新产品予以一定比例支持;完善创新药械纳入商业医疗保险推荐机制提出,对尚未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胡洁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