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文
世界改变不了的产业,一定走向世界。有位知名投资人说过,他一直在投资两类公司:一类是改变世界的公司;另一类是世界改变不了的公司,比如白酒。
为什么知名白酒企业是世界改变不了的公司。或者说,为什么白酒产业是世界改变不了的产业?
梁启超先生指出,中国人对自己的认识经历过四个阶段,一是中原之中国,二是中国之中国,三是亚洲之中国,四是世界之中国。
1840年之后的中国,是世界之中国。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里,中国人经历了从“文化自大”到“文化自卑”的痛苦历程。从枪炮不如人、制度不如人、文化不如人、产品不如人,感觉啥都比人低一等。从洋枪洋炮到样布、洋火、西洋画、洋灰、洋装、洋博士、洋学堂、洋文、洋酒,中国人一直在仰视、学习、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也出现了很大的分化,穿洋装的瞧不起穿中国装的;会洋文的鄙视不会洋文的;喝洋酒的嘲笑喝白酒、黄酒的。崇洋媚外的趾高气扬,反对崇洋媚外的却底气不足。
什么是文化?每个学者都可能有自己的定义。从文化心理的角度,文化是一种物质上、知识上、精神上的整体生活方式。这种整体生活方式会形成一种“文化场”,看不见、摸不着,却对我们的行为有巨大的影响。
民族文化心理,是一定的民族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稳固的心理定式。文化心理定式是文化中的支配力量,直接左右传统文化的整体特征和价值取向。中华民族有着极其稳固的饮酒方式、酒文化心理倾向和精神结构,是民族文化心理最深层的基础和最底层的逻辑之一,是“国民性”中最难动摇的特质之一。
从1900年开始,外国人在哈尔滨、青岛、上海等地建小型啤酒厂,到今天世界各种酒类产品充斥中国市场,120多年过去了。即便是20年来我们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酒种敞开大门,关税优惠、广告畅行,白酒依然占据中国酒类产业收入和利润的70%以上。近年来,资本市场对白酒的追捧,表面现象上是世界改变不了白酒,而不可改变的是根植于国人心智中的中华民族文化属性,才是真正的底层逻辑。
作为现代文明的核心特征,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等在内的综合发展进程。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不仅为人类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而且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在2022年中国白酒T8峰会上深情地指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蒸馏酒,世界最复杂的蒸馏酒,世界美酒中对感官冲击最美妙的蒸馏酒,那一定是中国白酒”。我们有人工酿酒技术的发明、酒曲酿造技艺的发明、蒸馏酒的发明等丰富的科技文化底蕴与积淀,这是我们的文化自信所在。
中国美酒是世界上唯一的自然酿造美酒,什么是自然酿造?开放的酿造方式,特定的自然环境,尤其是特有的微生态环境,对于品质和风味、风格影响重大。应该说,是世界生物发酵领域中最复杂、开放式的生产方式,参与的微生物数量之多,发酵过程之复杂,产生的物质之多,堪称之最。同时也是世界食品加工过程中最为复杂的,由谷物酿成美酒过程之复杂,周期之长,在谷物加工食品之中堪称之最。甑桶蒸馏技术世界独有,也是世界蒸馏酒中最复杂的蒸馏技术,在世界蒸馏分离技术领域最为复杂。陶坛贮存是中国白酒特有陈年方式,美酒贮存在陶坛之中的变化,也是世界酒类产品之中最为复杂的,物质之间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也非常复杂,神奇但并不神秘。
白酒酿造从建国之初到今天,科研工作一直有序推进。从加工过程,到微生物发酵,到蒸馏技术、贮存技术,都一直在不断投入科研力量,尤其是2007年之后,在中国白酒169计划、中国白酒3C计划推动下,白酒产业科技进入更深层次和更宽广的领域。目前,在国际上关于白酒风味化合物的研究我们处于世界领先,对于白酒中风味化合物的认知由之前几百种,到今天已经发现白酒中超过了3000多种化合物,白酒风味物质的阈值研究及相关关系研究同样处于世界领先。尤其是在关于白酒酿造微生态的研究,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国际微生物、风味化学等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历程,就是中国酒走出去的历程。也是中国白酒走出去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