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咸达 高文花
成长是岁月的沉淀,源于内外的驱动力。安徽省铜陵有色动力厂不断夯实企业管理根基,助推智能化改造升级,矢志不渝驱动绿色“动力”成长。十年来,该厂从单一的供水企业成长为集供热、供水、供电为一体的能源动力企业,连续多次荣膺省文明单位和省属企业文明单位。

铜陵有色动力厂供水二车间员工检查脱泥系统。
管理夯实“动力”
30多公里的供水管线、10多公里的供热管线,点多面广、人员分散、任务重、责任大……这些都是铜陵有色动力厂管理所面对的实际情况。
该厂党委从创新党建品牌入手,盯紧安全环保薄弱环节不放松,成立5支党员安环先锋队,在党支部书记、先锋队长带领下进行专项安全环保隐患排查和“反三违”整治,坚持巡查问题、隐患整改、销案清零闭环管理。每支先锋队坚持每月开展活动不少于4次,仅2022年上半年共排查隐患并完成整改130处。同时,该厂党委提炼“为安环奉献、为安环战斗、做安环先锋”品牌精神,开展安全互查,落实党员安环先锋队考核奖励办法,对重点隐患进行攻关,实现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深度融合。
供水、供汽、发电,是有色动力厂生产经营中的三驾“马车”。
有色动力厂将服务集团公司内部企业正常生产为已任,大力提升管控水平,深挖自身潜力,生产经营呈现持续向好趋势,多项经营指标持续优化。该厂首先持续开展“对标挖潜、提质增效”活动,发挥全员降耗的能动性,以提升产量、降低能耗、修旧利废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活动,分解落实各项对标指标,降低制造费用,减少可控管理费支出。通过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全员节能意识增强。据统计,仅2021年全厂节约生产成本约47万元,清水综合电单耗也从0.3814千瓦小时每吨下降到0.3680千瓦小时每吨;其二是主动开拓外部市场。该厂在确保有色内部企业用汽、用水量的情况下,提高服务质量,做好管道沿线市场开拓。通过近几年的努力,该厂目前供热和供水用户共有45家,其中外部蒸汽用户从2018年的2家,发展到现在的7家;外部用户销售量与全厂销售量的占比由2018年的3.3%,增加到现在的23.6%;其三是降低采购成本。该厂针对热电系统生产的主成本燃煤价格持续走高,科学研判市场发展趋势,节点做好燃煤储备采购,在保证煤质的前提下,多方考察,寻找符合热电系统燃煤标准和价格优势的动力煤渠道,2022年,与某集团物资贸易公司结合贸易伙伴,从最近一期的采购费用相比较来看,燃煤采购成本减少了近400万元。
智能助推“动力”
十年发展,十年蝶变。2012年,有色动力厂一个供水车间就有100多人;2022年,有色动力厂60多名员工管理2个供水车间。这一切的变化,缘于动力厂的智能化改造升级。
针对各车间人力资源现状,结合岗位风险、劳动强度、技术保障等因素,有色动力厂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对相关岗位进行整合,逐步实施智能化改造。2021年该厂党委将供水智能化生产升级列为党建攻关项目,全面推进。首先从供水源头入手,以供水一车间“主井”,供水二车间净化站和取水口3个关键泵房为试点,利用热电车间DCS系统,在原有供水系统主要设备的基础上,增加新系统。通过供电线路改造,泵房与热电调度中心网络互联,进行自动化升级和远程控制,实现泵房无人值守目标。通过这一改造升级,供水系统由岗位定编的124人,到现在只需60多人就能保障生产,既大大缓解因岗位工作退休,人员紧缺矛盾,又降低人工成本。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岗位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此外,该厂还利用“无人机”加强供气、供水管网的巡视,保障“大动脉”的安全,持续探索智能化的进一步应用,力争打造智慧工厂新模式。
在制水岗位干了快20年的老胡高兴地对笔者说:“现在这个远程控制系统真好,既能远程看到现场的状态,又能远程操作,操作只要点点鼠标,再也不用跑上跑下,给我们减轻了很多工作量!”
绿色驱动“动力”
4200万吨 - 2100万吨,这是有色动力厂2012年与2021年年供水量的对比。
十年来,有色动力厂供水量逐年下降,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企业供水方面经营利润也逐年随之下降。面对经济效益与环保做决择时,有色动力厂始终把环保生产放在首位,全力支持兄弟单位用户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宣传节水意识,有效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各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2021年该厂荣获得安徽省水利厅颁发的“节水型企业”称号。
绿色发展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驱动着铜陵有色动力厂发展壮大。该厂以“蓝天碧水”争当“环保卫士”为切入点,2019年对循环园净化站及金隆净化站投入排泥水处理工程建设,通过排泥设施的投入运行,排出的泥块每年多达2000多吨。为确保泥块不成为固废,污染环境,该厂经多方联系,自费将泥块转运到铜陵市义安区西联乡砖厂生产企业对其再加工,进一步实现固废再利用;而排出的废水也通过循环再利用,彻底实现生产污水“零”排放的目标。
在环保设施排泥系统的投入使用中,面对出泥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该厂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制水女工严涛涛以匠心精神追求岗位极致,从快、准、稳上反复梳理进泥系统工艺,通过上百次操作演练,创新实践,把新设备图纸和几万字标准内容变为看得懂、简单易记的8个步骤,完成了排泥环保生产操作法的制定。经过厂部专家审定和现场确认,以她名字命名“严涛涛排泥环保生产8步操作法”在全厂推广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