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文
疫情之下,传统销售渠道损失巨大,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是重点。虽然大多数烟酒店销售受阻,但分布在各小区内的兼容生活食品和烟酒的小超市,是打通消费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经销商应该抓住这些“特殊”渠道,发挥营销优势,拓展白酒新渠道……
“国庆期间,消费刚有一星点儿复苏,疫情又突然袭击,销售再次归零。”河南省会郑州,再一次按下了暂停键。
10月17日,随着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通告,除保障市民基本生活和城市基本运行的公共服务类企业、严格执行闭环管理的白名单企业和生活超市、农贸市场、药店、医疗机构外,其他暂停生产经营活动,餐饮场所禁止堂食,全市聚集性活动暂停。
10月18日晚,郑州酒商朱先生告诉记者,其实早在公告几天前,郑州部分区域就已经实行疫情管控,他的烟酒店在疫情防控区域之外,还好一点,疫情防控之内的堂食早就停止。由于朱先生的烟酒店仅卖烟酒,没有食品生活类商品,接到通知,也需要“关门”。
暂停堂食
白酒消费量锐减
曾先生在郑州东风路上从事白酒销售,在曾先生看来,本来今年的酒类销售就不太理想,在中秋和国庆期间稍有些“抬头”,“十一”过后,随着天气转凉,白酒消费进入旺季,不成想疫情突发,对白酒来说是提前“入冬”。
在郑东新区经营白酒的付先生表示,今年中秋和“十一”,郑州的白酒消费与去年同期相比稍微差一点,但与第二季度相比好了许多。进入10月,随着婚宴的增多,白酒消费逐步增长,宴席市场消费主要集中在中高端产品,对于经销商来说是一次不错的机遇,有20多家婚宴和10多场生日宴与付先生联系用酒,宴席主要集中在10月份,截至目前,有12场婚宴已经在“十一”假期举行完毕,疫情突发,余下的宴席只能推迟,生日宴没有推迟的,只能泡汤。
“关门前几天,由于附近小区管控,大多数消费者居家静默,进店的人数不及静默前的十分之一,进店消费者又多是烟草消费,白酒消费很少,消费场景的缺失是销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在郑州西郊从事酒类销售的崔先生说。
记者在郑州市东明路、金水路、花园路、商城路、长江路、黄河南路、南阳路等路段走访时发现,多数烟酒店处于关闭状态,有少部分虽然没有完全关闭,但也处于半关闭状态。在一家半关闭的烟酒店,店老板贺先生表示,街上没有人,一天营收还不到2000元,1400多元是卖烟的收入,就卖了两箱口粮酒,还送货上门,基本不赚钱。记者在郑州丹尼斯、大润发、卜蜂莲花等超市了解到,疫情防控升级前,白酒消费小有上升,消费价格多集中在150元左右,光瓶酒的消费量也提高了不少,50元以上的光瓶酒销售有明显上升趋势。
随着疫情防控升级,消费者数量在减少。在多家丹尼斯店记者看到,市民购物多集中在蔬菜、肉蛋海鲜、米面油等生活类、食品类方面,对白酒很少关注。据白酒促销员介绍,有销量,但是与“十一”期间消费相比,减少一大半。
“与静默前相比,营收锐减80%,只能等疫情结束,堂食放开,消费场景恢复才能增收。”航海路上,烟酒店老板方先生一脸的无奈。
创新营销
拓展白酒新渠道
郑州白酒运营商张先生表示,消费者走不出小区,美团、UU跑腿、饿了么等外卖将是最好的传送,这几天,张先生通过外卖平台做成了60多单“生意”。“成效不错,打破了传统销售渠道壁垒。”张先生高兴地说。
审时度势,未雨绸缪。经历多次封控管理的彭先生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营销方案,去年几次封控,他在居住的小区囤了一批产品,价格从50元到300元,在小区消费群里互动,销量还可以。今年,元旦和五一的封控期间,他组织员工居家办公,将销售范围扩大到20多个小区,销量扩大了数倍。
“在小区生活群里多与居民互动,在互动中推销产品,急客户之所急,既解决了居民的需求,也达到了产品动销的效果。”彭先生表示,这次疫情静默期间,销量与封控前有所减少,但20多个“小超市”还是销量的。
与彭先生不同,白酒运营商蒋先生则是根据预判,提前组织员工与客户沟通,让客户提前备货。蒋先生表示,在10月13日左右,郑州部分区域传出封控的消息后,他就主动与团购客户联系备货,并通知员工联系各自的客户,经过短短三天的行动,客户备货率达到80%。
封控之下,消费场景缺失并不代表消费需求缺失。“酒是提前囤的,囤一些也放不坏,以备不时之需。”消费者王先生表示,封在家这几天,与家人一起喝了两次,自己每天还会小酌两杯。虽然消费量上不去,但是还有消费。
在未来路一家生活超市,店长刘先生告诉记者,堂食已取消,居家静默,他们就马上组织员工备货,在平时建立的消费群里开始与消费客户互动,并通过客户需求配齐了100-200元价格带的白酒产品和50元左右的光瓶酒。客户下单时,食品是第一位,有时候会点上几瓶酒,他们超市服务的半径500米左右,白酒与平时相比,还有一点增长。
“疫情并不能阻止消费,创新营销很重要,只有发现商机,白酒动销还是不错的。”蒋先生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