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0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陕煤红柳林矿业公司:精益管理“效”与“能”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7-3 配陕煤红柳林矿业公司.jpg

      综合单进水平稳步提升至863米/月,大断面单月掘进刷新1700米纪录,首个6800米超长智能快掘系统巷道顺利完工,多项生产指标实现陕西煤业股份公司创水平目标……截至9月17日,完成掘进总进尺49374.6米。

    今年以来,陕煤红柳林矿业公司瞄准“效”与“能”,在劳动生产组织、智能装备升级、采掘接续优化等方面协同发力,原煤产量、掘进进尺等主要指标,生产经营、管理提质等关键指标呈现出“稳中加固,动能集聚,质效向好”的态势。


创新驱动 效能“大提升”


    “采掘并重、掘进先行,以掘促采、以采促掘”的生产理念,得到不断实践和发展。近年来,该公司大力推进“智能协同”示范矿井创建,更新迭代技术装备,在采掘、生产调度等环节实现了智能协同,矿井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煤炭生产更加安全高效。

    作为全国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单位,该公司《7m超大采高综采成套技术与装备》早在2013年荣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近年来,该公司结合矿井生产条件,在采掘环节,重点破解智能化采煤、智能快掘等难题,对矿井各个生产系统的设备进行了智能化升级。截至目前,已经建成了多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采煤机记忆割煤、液压支架自动跟机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综采工作面全作业循环智能开采。如今,该公司智能化采煤率高达97.7%,单面日产煤量达3.6万吨,采煤效率有效提升。

    地质保障同样也是影响采掘接续的重要环节。在地质探查方面,该公司在陕北片区率先引进千米定向钻探技术,实现了物探工作与巷道掘进的同步作业,有效缓解掘进安全与接续紧张的难题。“该项技术具有探测精度高、智能化程度高、终孔位置准确可靠等优点,能够及时为矿井掘进开采提供准确的地质信息。”该公司地测防治水部负责人介绍说。


深化改革,锻造“新引擎”


    2020年至今,累计引进高校人才87人,其中信息化、自动化、机电、计算机等智能化相关专业人次占比达70%。西安科技大学毕业的95后硕士研究生范国涛,从采煤机司机逐渐成长为该公司综采三队队长,带领综采三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刷新了44206综采工作面末采贯通纪录。数据背后,浓缩的是该公司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的实践与成就。

    深入推动三项制度改革以来,该公司着力解决发展矛盾,坚持不懈推进治理体系完善和管理能力提升。先后进行了公开竞聘、部室重组等一系列大刀阔斧的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级,实行扁平化管理,业务对接更加便捷高效。

    此外,严格按照“清退一批、吸纳一批、转正一批”的原则,委托第三方机构,通过理论考核、面试把关、实操考核三个环节对劳务工进行全面考核。2021年8月,公司已全面完成井下劳务工清退工作,累计清退298人,转工483人。


精细发展,积蓄“新动能”


    “发展的关键在人,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加大培养复合型人才,在全公司范围内营造育才、引才、聚才和用才的良好环境。”这是该公司领导班子的共识。

    2021年该公司实施的“百十一青年英才开发培养训练营”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三架马车”齐头并进的生动局面。涌现出了诸如范国涛、钟凯、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填补了该公司在安全生产领域各岗位上的人才短板。钟凯所在的综采一队,截至8月底累计生产原煤600余万吨。

    一项项培育人才动能,新型技术装备应用,优化劳动生产组织的项目措施落地,按下了高产高效的“快捷键”。据了解,该公司2022全年计划完成掘进进尺7万米,对于实现这一历史性目标,该公司信心满满。此刻,全体红柳林人正以“勇争第一、勇扛红旗、勇创一流”的奋进姿态,乘风破浪、奋楫扬帆,追逐一个又一个浪潮高峰。(李波 秦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