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31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盛夏的心思(外三首)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何苾 

风的尽头,

零散的蛙音。

蝉鸣依旧我行我素,

用一个尖细的腔调,

牢骚这炙热的天空。

阳光的底层,

一棵棵干渴的小草,眼巴巴,

望着远去的云彩。

树荫下的一只黑狗,

颤抖着那长长的舌头,

似乎是要吐光浑身的焦躁。


湖边的那串脚印,

还没来得及复习昨夜的誓言,

就被今晨的步子淹没。

那双探究的眼睛,

或许知道石头的汗腺,

知道露珠的踪迹,

或许掌握着落花的遗嘱,

和蜜蜂的证词。


盛夏的心思最易起茧,

源于那火辣辣眸光的摩擦。

当心思重叠心思,

隆起记忆的海拔,

一群陌生的影子,

就会堆砌一个熟悉的标本。


倘若心思成为帆,成为定律,

宇宙的渡口,

就有舟楫,

有加减乘除,

有方程式。


走进宽窄巷子

            

一座粉饰的“满城”:

兴仁胡同,太平胡同,

伴着清王朝坍塌的一声巨响,

脱胎换骨,诞生了宽窄巷子。

从此,一个亲切的称呼,

在百姓的脚步中隆起。


走进宽窄巷子,

远古的气息扑面而来。

那宝墩遗城、金沙竹泥、羊子土坯,

那秦的邑廓、汉的遗风、唐的城阙,

那宋的古道、明末的狼烟,

犹如古代的使者,

穿越时间隧道,共筑一面高墙。

一块块古砖的光芒,

擦亮成都的底片。


漫步一片熙熙攘攘,

读罢碑刻,辞别门墩,

古树荫下,拴马石旁,我寻思着:

古萧墙的灵魂, 

经历了几次挣扎,

留下多少遗憾?

明远楼的飞檐,弥留之际,

作别的那朵云彩,

洒下多少泪珠?

金水河最后的那一滴,

走进了谁的眼睛?


我喜欢宽窄巷子的风,

不急不缓,

摇曳着岁月。

我喜欢宽窄巷子的阳光,

绾一个金色的结,

系着古往今来。

在宽窄巷子,

只要你面向古井,喊出自己的名字,

就会跃起一个崭新的你。

 

孤寂的意义

        

懂得,比什么都重要。

比如星星懂得夜,

比如潮汐懂得海,

比如河流懂得堤岸。

喧嚣里,谁能懂得孤寂?


晴空下趴在地平线上,

发呆的那一朵云,

与谁相视?

夕阳站在黄昏门口,

深情回眸的那一片羞红,

印上谁的脸庞?

露珠掀开晨曦的面纱,

拥抱阳光时那一个闪烁的笑,

落在谁的脚尖?

或许,所有的答案,

都在孤寂里。


闪电频频的一个雨夜,

撑一把伞,

让雷霆滚落一地,

那便是孤寂。

海燕鸣叫的一个清晨,

把一串脚印播撒在沙滩,

长出一只只贝壳,

那便是孤寂。

走进老房子,

用一盏油灯干燥记忆的底片,

把一个个梦挂上墙壁,

那便是孤寂。


当孤寂成为一种习惯,

成为一种姿势,

成为一根攀援的枝条,

心就会完全燃烧,

铸一个辉煌的胸膛。


青城山


放飞念想,

让一个古铜色的吼,

伫立青城之巅。


岷江朦胧的脚步,

朗诵着青城的情怀。

祖师殿,上清宫,朝阳洞,

肃穆的大门,只有一张面孔,

无需擦亮来者的姓氏。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过客,

千悟万行,

又有几多,万念弃之,

成为青城的知音?

不险之险,

不秀之秀,

不雄之雄,

方显青城本色。

即便你闭上眼睛,

每个呼吸都能识别自己的心跳,

曲径通幽。


夕晖慷慨,

涂满一片赤壁,

如诗如歌。

青城张开翅膀,

抖落世间所有纷扰,

披一身幽洁的黄昏。


夜,关闭天空,  

星星闪亮登场。

或许,老君阁的上空,

那道灿烂的划痕,

让喧嚣极致。

或许,天师洞的深处,

那片超然的宁静里,

有一条裂缝,

藏着一打绚丽的声音。


告别青城,

一个真谛嵌入脊背:

脚印最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