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31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织牢织密保障网 护航乡村振兴路 ——保险公司助推乡村振兴发挥作用的几点思考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张雁红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意义重大而深远。为保险行业服务乡村振兴赋明确了新方向、赋予了新使命、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如何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领域精准发力,是我国保险业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保险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主动投保的意识有待加强。政府长期以来出资为农民投保,使农民渐渐失去了对风险防御和自我保护的自主性,对保险意识的淡薄,总抱有侥幸心理。许多农村老百姓认为,出险的是少数,理赔的是少数,抱着能省就省的心态,对保险置之不理。同时,村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专业性强的保险合同无法全面理解,对于保险有排斥心理。

    (二)保险业在发挥对农业生产金融支持的功能还较弱。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大幅提升。但同时,三农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传统金融机构对涉农企业支持力度还有待加强。保险业在创新手段、加强对农业金融支持方面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三)保险业复合型人才缺乏。从事农业保险科技创新和应用的人员不仅需要精通信息技术,还要熟悉农业保险业务,二者缺一不可。现阶段,既懂农业保险业务又精通信息科技的复合型人才还相当缺乏,培养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基地和机构也相当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保险科技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四)保险业科技应用水平还处在较低于水平。科技在农业保险实践中的应用尝试和力度都有待加强。农业遥感、无人机等硬件设备成本相对较高,难以实现大规模落地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农业保险业务场景结合得还不够紧密。


二、保险助力乡村振兴对策建议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影下,人保财险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牢记国企使命,勇担社会责任,以保险为依托,积极探索“保险+”新模式,积极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积极开展“保险+宣传”,不断提升农民的保险意识。第一,亲身体验,即老百姓通过保险承保理赔的过程逐渐提高其保险意识。第二,民间流传,即通过周围亲朋好友的保险经历形成保险意识。第三,加强相关的宣传力度,这种宣传包括公司的广告,也包括教科书,还有政府的宣传。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可以促进社会大环境提高保险意识。社会各界应形成合力,共同加强宣传力度,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的保险意识。

    (二)积极拓展保险+金融”,不断提升对农业保险的支撑作用。保险业需积极与政府、银行、担保等多方合作,共同打造“政府+融资+保险”的农村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从单纯提供保险产品向农村综合金融服务升级,拓展“保险+”的业务模式。拓展“保险+信贷”范围,发挥保险增信功能,为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信用增级,扩大投融资支持力度,助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广“保险+投资”,以“险资+直投支持”为融资模式,以“保险保障”为兜底保障,为农业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三)积极开展“保险+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依据农业保险科技发展规划与现实需要,研究制定农业保险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和激励保障政策,建立校企合作共建创新基地和共同培养人才机制,突出培养既懂农业保险又懂科技的复合型人才,为农业保险科技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积极开展“保险+科技”。农业保险科技赋能,需要政府、保险公司、涉农企业和科研机构多方参与共建,政府应鼓励农业保险科技创新与合作,对保险公司、涉农企业的科技创新、合作项目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及财政补贴。同时,保险公司也要保障农业保险科技研发资金的投入,继续推进农业保险科技在保险产品设计、承保理赔、防灾减损等方面的应用。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乡村振兴是关键所在,也是必然要求。在护航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保险业要紧抓机遇,不断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发挥保险保障作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者单位:人保财险张家口市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