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20日开展“三提”活动以来,共实施方案论证107井次,低效井、高投入井暂缓27井次,优化工艺及方案41井次,为保障我厂2022年生产经营目标顺利完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8月15日,河南油田采油一厂工艺研究所所长林波在井下作业生产例会上总结说。
河南油田开发中后期,面临开发难度加大、采油成本增加等严峻形势。怎样才能将有限的作业费用在最需要的地方,采油一厂把目光投向井下作业管控治理上,扎扎实实开展了“提质、提效、提指标”活动。
该厂将井下作业管控治理的关键首先放在严格遵循“事前论证、事中控制,事后总结”的管控模式上,将治理的重点放在前期论证,特别注重对高成本、低效益井措施的预控管理,严控无效投入。为了将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对于每一口作业井在确定实施前,要结合上周期生产情况,利用全成本分析方法,确保措施效果处在本周期经济效益区间,并将其作为判定是否适合上措施的主要依据。
对于措施井,由厂领导、工艺研究所、地质研究所每旬1日论证本旬措施,形成作业旬度措施计划,根据预计效益大小优化生产运行。由地质研究所根据动态分析提出措施井预计增油量、增注量等;工艺研究所根据措施需求,进行反复论证、优化工艺,预测作业所需最低投入及预期效益。强化事中控制,明确过程管控节点,责任层层分解、压力层层传递,并制定奖惩细则。坚持事后总结,工艺研究所负责日度、周度、旬度、月度作业分析会,对躺井原因、措施效果、责任单位等回头分析,举一反三,并及时总结固化好的做法进行推广应用。
对于维护井,以“马上就办,事不过夜” 的作风,坚持 “一井一工程”,提升维护井治理效果,降低维护指标。首先由采油站负责落实异常井生产资料,负责采取必要措施(洗井、碰泵、调大参、解卡等)尽可能恢复油井正产生产。其次由地质研究所分析判断异常原因,在“测压、测井、措施”等充分结合的基础上,编写作业地质方案。第三由工艺研究所负责现场落实作业原因,并组织相关单位,从工艺配套、质量监督、运行参数、运行功图、加药管理等进行综合优化,制定完井优化方案。第四做好躺井分析总结工作,总结出的典型做法和好的成效进行固化,并对责任单位进行严格考核,以此推动“三提”活动不断走深走实。 (陈永保 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