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安琪
“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湖北黄石开发区·铁山区人社局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聚焦基层民生需求,切实改进人社便民服务,持续办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实事,贡献人社温度和力量。
就业创业有力度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老百姓的“饭碗”,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无论是“六稳”还是“六保”,均把就业放在首位。今年以来,该区人社局积极搭建服务平台,不断扩大就业渠道,大力实施“创业带动就业行动”、“农民工返乡创业行动”和“技能提升展翅行动”,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1-6月,完成新增就业5520人,开展湖北护工专业培训7期培训学员345人;新增创业481人,带动就业1428人,申报一次性创业补贴28人,发放补贴资金14万元;公益性岗位安置749人次,发放补贴147.6347万元。
太子镇村民李小红反映自己是就业困难人员想找工作,想通过人社部门在本村召开扶贫专场招聘会,帮助找到合适岗位。结合李小红个人情况,区人社局招工专班推荐其到上达电子就业。李小红目前在上达电子品质车间上班,在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帮扶困难群众就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就业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这是区就业工作者一直坚守的理念。
社会保障有温度
“真是太谢谢你们啦!我年纪大了不会用智能手机,这段时间一直为这事着急上火,现在认证完成,也终于可以放心了!你们真是太贴心了!非常感谢!”
7月6日,樟铺村村委会干部向太子镇人社中心反映,村里有些老人年龄偏大行动不便,资格认证存在困难。太子人社中心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张学萍,摸清全镇各村高龄行动不便需要进行生存认证人员底数,并及时组织专员下村入户进行上门服务。截至目前,已为20余名年龄偏大、身患重病及行动不便的人员完成生存认证工作,切实将便民利民服务落到实处。
今年以来,该区人社局进一步深耕社会保障,健全完善社保体系建设。全面启动2022年“阳光社保、情暖万家”精准扩面工作,扎实推进2022年社保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动。1-6月发放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大冶湖围网拆除渔民安置生活补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等各类待遇5034万元。
人事管理有高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有关要求,该区人社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制定工作方案,强化工作措施,全面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截至7月20日,共审核干部人事档案1200份。
区人社局着手完善管理机制,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今年上半年,全区事业单位完成晋升41名,其中晋升七级职员12名、八级职员29名。积极开展2022年湖北省招募选派“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及黄石市2022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完成“三办”2021年工作绩效考核工作,拟订2022年“三办”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和机关聘用人员管理办法。
劳动关系有余度
“感谢人社局的领导,帮助我们要回工资。谢谢你们了!”
6月27日上午,黄石绿地城项目工地农民工代表肖师傅、周师傅等人怀着感激之情,将一面写着“心系农民工”的锦旗送到了开发区·铁山区人社局,并对区人社局在讨薪过程中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
5月17日,肖师傅、周师傅等十几人到区人社局反映绿地城某地块的地库工程项目一直拖欠农民工工资,多次讨薪未果。接到投诉后,劳动关系科迅速展开调查。经调查,黄石绿地城项目部于今年3月将两个地块的地库工程项目分包给了某桓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由于双方未完善施工合同及相关手续,且公司相关负责人未出面解决工人工资问题,导致部分班组工人工资被拖欠。为尽快帮助农民工追回工资,区人社局按照农民工讨薪快速处置、协调优先的工作原则,一方面根据投诉人提供的证据资料对工人工资金额进行核实,另一方面积极与黄石绿地城项目部、某桓公司多方进行沟通协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知总包单位对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所产生的后果及主体责任。最终,某桓公司于6月13日、6月24日分别给40多名农民工支付16.5万元、17万元工资,至此木工、泥工及钢筋工三个班组共计33万元工资支付到位。
当前,该区人社局正以打造“无欠薪”城区为抓手,切实为服务对象办实事、解难事,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各欠薪工作专班做到问题不彻底解决,专班不撤、力度不减。区治欠办进一步压实专班责任,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督促建设单位落实工资性工程款正常拨付和工程结算工作,确保能够按时间节点支付到位。二是建立预售资金监管机制。防止预售监管资金外逃,优先用于解决农民工工资。三是多措并举,加快资金筹措。协同各相关部门,敦促各项目地块的资金筹措,加快资金回笼。四是畅通农民工维权投诉渠道。及时受理农民工反映诉求,掌握舆情动态,确保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
下一步,黄石开发区·铁山区人社局将努力做好服务企业招工稳岗,优化营商环境,帮助失业人员就业和治欠保支等各项工作,在为民服务上守初心、在工作细微处下功夫,扎实推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