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勇 文/图
用炙热的情怀拥抱青春梦想,用一腔热情追逐成功的脚步。李志霖,共产党员,六西格玛注册黑带,毕业于中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2018年3月进入西昌钢钒炼铁厂烧结作业区工作,先后担任烧结作业区倒班作业长、区域工程师,并兼任炼铁厂团委书记。翻开他的履历,在2018-2021年炼铁厂B类员工年度民主考评中,连续四年被评定为“优秀”,并先后获得2018年第十期全国炼铁、烧结、焦化技术专题培训班“优秀学员”,2019年西昌钢钒“先进生产(工作)者”,2020年中国质量技术与创新成果发表赛六西格玛项目“示范级”最高奖,2020年炼铁厂先进个人,2021年西昌钢钒优秀共青团干部,2021年西昌钢钒“先进生产(工作)者”等荣誉。这些成绩足以看出他对企业的热爱、对技术的追求和对工作的态度。
爱岗敬业显担当
由于自身的相关理论知识比较丰富,加之勤奋好学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他很快就熟悉了360m2大型烧结机的烧结工艺技术和生产组织的要领。实习期刚满,作业区便任命李志霖为丙班倒班作业长。在此期间,李志霖天天跑现场,由于为人谦虚友善,大家对他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很快,李志霖就积累了丰富的现场生产组织的管理经验,使其不仅“知其然”、还悟道了“知其所以然”。
烧结工序作为炼铁生产中第二大能源消耗大户,其工序能耗约占整个钢铁工艺总能耗的10%-15%。其中,烧结固体燃耗约占烧结总能耗的75%-80%。因此,降低烧结固体燃料消耗对降低烧结工序能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直接降低烧结生产成本最有效的措施。为降低烧结矿固体燃料消耗,兼职成本核算员的李志霖通过原因分析、要因确认等过程,针对要因制定相应对策:通过改进1#风箱管径,提高风箱负压控制灵敏度,实施低负压点火;增加松料器排数,提高松料面积,改善松料效果;调整燃料二次分加比例;一次混合机进口加缓冲器,调整加水点位置;二次混合机雾化加水等措施,烧结固体燃耗由此下降0.83kg/t·烧结矿,预计全年可创效500.88万元。通过不断优化烧结机操作参数,烧结料层厚度持续提高,截至今年6月份,烧结料层厚度提高40mm以上,烧结矿固体燃料消耗进一步降低,烧结矿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科技攻关当谋士
李志霖工作踏实肯干,勤奋好学、追求上进,经作业区讨论通过,李志霖来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区域工程师。李志霖说:“区域工程师不比倒班作业长,所负责的工作更加全面、也更细致,不像倒班作业长,只要生产稳定顺行、安全生产无事故,每天都可以按时下班;而干上了区域工程师就明显不一样了,比以前更忙了。”但是,为了促进烧结矿质量指标提升,保障安全生产稳定顺行,李志霖说:“我无怨无悔!”
2020-2021年,李志霖承担“提高烧结混合料3-5mm粒级比例”六西格玛黑带项目。通过积极与上下工序及设备、点检的联系配合,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查找原因,并制定有效的措施,项目取得较好的效果,累计创效400余万元。
同时,通过对烧结生产工艺的不断深入了解,结合专业理论知识,近几年李志霖共提出各类合理化建议100余条,被炼铁厂采纳80余条,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创新创效促发展
技术人员都不善言辞,问起工作,说不出几句话,都在自己脑海里。李志霖说:“对于烧结生产和工艺攻关,懂专业技术的非常紧缺,认认真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是我必须要做的。”
李志霖主动参与西昌钢钒科技项目“提高烧结混合料透气性技术研究”。为此,李志霖和攻关团队人员一起揽下了这项重任。采取对原料结构(进口矿种类、钒钛精矿配比和石灰石配比),一、二次混合机衬板,二次混合机加水方式,松料器类型,烧结机操作参数的持续研究和优化。通过科技攻关,烧结料层透气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烧结矿成品率提高了0.93%,每年累计创效680.24万元。
此外,李志霖还参与开展了“提高360m2烧结机烧结矿综合一级品率”六西格玛黑带项目。在公司的支持及炼铁厂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之下,以数据为依据,使用过程能力分析、因果矩阵、FMEA分析、回归分析、建模等方法,辅之以快赢改善,通过DMAIC(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五个阶段的开展,针对影响显著的因子开展试验设计,烧结矿综合一级品率提高了3.04%,经过公司财务确认,创效814万元。同时,李志霖以本项目参加了2020年中国质量技术和创新成果发表赛,最终获得了“示范级”最高奖,并申报为中国质量技术奖获奖项目。
截至2021年底,李志霖已申报专利三项,其中授权专利一项,处于报送阶段专利两项,科技成果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