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底落幕的中国数字建筑峰会上,由成都新泰提供的CXT280塔机远程操控解决方案支持的龙泉驿区芦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因为在数字化系统的建设、应用的先进理念及经验,被评为“‘BIM+智慧工地’示范基地”。
智慧工地是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充分应用BIM、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通讯、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实现对工程项目内人员、车辆、安全、设备、材料等的智能化管理,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实现绿色化、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效果。
是什么样的产品与技术能够支撑起智慧工地示范样本的解决方案呢?笔者近日来到了成都新泰一探究竟,通过其掌舵人赵洪的介绍来了解这一技术与产品的前世今生。
成都新泰一直专注于塔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研发与生产,作为一家拥有20多年发展历史的高科技企业,以赵洪为技术领导核心的团队已自主研发40余项专利技术,且还有20余项技术正在专利申请过程中,基于这些技术开发的塔机安全监控与智能远程操作系统产品早已远销美国、北欧、俄罗斯、中东、中亚等国家与地区。在全球前十大塔机制造商中,有八家都配套部署了成都新泰的产品,这些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核电、水电、桥梁等大型工程中,为施工方提供了多塔吊、安全监控与远程作业解决方案,并通过物联网、5G等技术集成入智慧工地整体平台,构成了智能建造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赵洪领导下,成都新泰已发展成为中国塔机配套领域的领军企业,多年来,其研发的技术的创新性一直走在同行业前列,成为同领域技术研发方向的指南针。赵洪是个低调又极具创新力的企业家。他身兼企业管理与技术研发的重任,身影一直穿梭在研发实验室与实施现场。即使是在新冠疫情肆虐的三年中,赵洪和他领导的成都新泰也从未停下创新的脚步,反而在此期间研发出了让行业“石破天惊”的创新产品——CXT280。这款产品让一直在“天上”作业的塔机驾驶员终于落到了地面,通过塔机监控、联机防互撞、远程操控、地面驾驶舱等配置,将过去属于高危险系数的塔机驾驶工作变成了人人艳羡的地面精准操控岗位,将过去需要多岗位配合的塔机操控变成了一人轻松玩转的工作,这革命性的突破凝结了开发者大量的心血与无数次的失败,终于铸就了今天的辉煌。
作为行业中一直以技术创新闻名的企业家,赵洪一直坚持打造一个技术驱动型的高科技企业,从利用其技术“塔机群防互撞及区域和边界保护系统”“塔机工作状态实时监控装置”等20多项专利技术开发的初期的CXT30塔机力矩安全保护系统,到可辅助塔机作业的CXT90塔机多功能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再至吊钩可视化产品、CXT160塔机智能监控系统,再升级到最新的让空中驾驶员落地的CXT280塔机智能操控系统,可以看出,每一款产品的推出都标志着塔机安全与智能操控系统向前迈进了一步,同时也代表着一次行业的进步。
专注于塔机安全与智能操控领域数十年来,赵洪和“成都新泰”的愿景亦愈加坚定与清晰。“我们不仅专注于单纯的技术创新,我们更希望自己的技术与产品能在革新行业的同时,使整个施工流程与项目平安顺利地完成,这也是我们当初将企业命名为‘新泰’的原因。”赵洪说道。
经营一家技术驱动型企业,其面临的挑战要远高于普通的企业领导者,既要有技术发展的前瞻性,又要具备优秀的企业管理能力。自1997年成立以来,在公司不断升级的过程中,赵洪都起到了关键的舵手作用。当行业都专注于硬件开发时,他果断地将研究方向转到安全系统,当行业跟风转向系统研究时,他又早已着手开始智能控制攻坚,当众人再次效仿时,他又转向了全AI远程操作的智能建造集成配套。他是一位具有长远眼光的领导者,拥有别人难以企及的市场与技术远景敏锐力,才能在企业发展的十字路口,率先走出与众不同的升级之路,这也是他一直能够领导成都新泰走在行业前端的重要原因。
在当代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最稀缺的就是像赵洪这样以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助力中国经济与行业成长的企业家,赵洪早已成为中国杰出企业家的代表,成功地树立起了中国新时代企业家的形象!(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