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现场指挥部
●泄流成功
6月1日,雅安市芦山县突发6.1级地震,中国安能第三工程局紧急驰援并根据前线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的统一安排部署,紧急投入到宝兴县宝兴河新华壅塞体排险的任务中。
据了解,新华壅塞体长约160米,宽约90米,高约18米,总体方量约19万立方米,回水长度约250米,壅水高度约16米,估算水体约17万立方米,下缘距离下游华能宝兴电站枢纽直线距离约200米,上缘距离上游民治电站尾水出口约150米。壅塞体形成后次日左侧出现自然泄流,但过流量较小,与上游来水量基本持平,上游已淹没民治电站尾水区域,水位直逼民治电站厂房地面。加之主汛期即将到来,待上游水量加大时,必然会淹没民治电站厂房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同时,壅塞体中的碎石和树木也极易对下游宝兴电站泄水潜孔造成冲击和堵塞,并且在壅塞体河道的左岸山坡还有30-50万立方米的堆积体,雨季很有可能再次坍塌导致河道完全堵塞,形成堰塞湖,这些潜在风险都时刻严重威胁着下游沿河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雅安“6.1”地震“注意防范次生灾害、抓好灾后重建”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国安能第三工程局根据前线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的统一安排部署,全力投入到宝兴河新华壅塞体排险工作中,坚决防范次生灾害发生。
6月1日地震发生后,部署在雅安市天全县备勤的中国安能三局成都基地,组成第一梯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随后由成都基地出发的第二梯队赶到现场。6月2日,中国安能第三工程局专家组了解在蜂桶寨新华村有堰塞湖险情,但去新华村的道路早已被落石、塌方淹没,只能徒步行进,技术侦测组冒着余震滚石、塌方掩埋的危险,徒步15余公里,第一时间侦测到壅塞体实地信息,并以此研究制定了处置措施,向现场指挥部第一时间交出完整的壅塞体处置方案。
根据制定的方案显示,中国安能救援队伍将在壅塞体河道右侧新开挖一条底宽6m,深度13m的泄水通道,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壅塞体上游水位,便于民治电站厂房排涝,也避免河道左岸堆积体再次坍塌导致河道完全堵塞。在挖掘泄水通道的同时,中国安能救援队还对堰塞体上的树木进行肢解,便于堆积物安全通过下游电站闸孔,不致于造成新的安全隐患。
此次排险中,最高峰投入救援员90名,现场主战装备达20台套,其他设备39台套,尤其是新装备“应急机械桥”在抢险救援实战中首次应用,极大提高了救援效率。处置采取“开槽泄流、架桥保通、挖推结合、监测预警”的战法,充分利用高科技安全监测技术,密设观察岗与安全员,多次组织开展现场紧急避险演练,绝对保证了处置现场安全。
6月8日9时08分,随后随着泄流槽入水口被打开,壅塞体积蓄的河水轰泄而下,民治电站厂房尾水闸门展露,宣告着雅安市芦山县“6.1”地震中宝兴县新华壅塞体排险任务圆满完成!
(周毅 刘羽 王洪江)